基於永續發展目標,及建立循環型社會體系,環保署繼規劃設置4座環保科技園區後,進一步推動既有工業區產業生態化,94年已先推動臨海工業區生態化,透過建構產業網絡,規劃生態化鏈結,促進區內資源循環再利用,創造高達57.6億經濟效益。
生態化鏈結是指能源與資源經過一次或多次的設施傳輸和資源化,達到再使用或回到原製程使用,進而促成資源循環利用目的。推動方式是以區域性整體考量,透過質能量平衡與循環再利用觀點,連結工業區內各工廠之運作,規劃產業資源循環利用與有效利用的推動方案,使各工廠間形成一個類似生物鏈的結合,互相利用各工廠間能源、資源、廢棄物為原物料,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也解決環保問題。未來將藉由擴大鏈結的規模到鄰近工業區,提供系統性的技術服務與輔導。
環保署於94年度辦理「既有工業區資源循環利用專案工作計畫」,規劃高雄臨海工業區內產業的生態化鏈結,包括「廢酸與礦泥資源化」、「廢油資源化」、「純水及氣體資源化」、「煤灰、爐渣、集塵灰資源化」、「蒸汽、氮氣與氬氣資源化」等5項鏈結,執行後總計每年總資源循環利用量約410萬公噸、二氧化碳每年減量約400萬公噸、每年因鏈結所達成之經濟效益高達57.6億元,成效卓著。95年度將該成功經驗推廣至工業局於桃園縣內所設置的7座工業區及高雄林園工業區,分別規劃「廢酸性蝕刻液及廢酸鹼資源化」、「廢金屬資源化」、「煤灰、爐碴、廢鑄砂及污泥資源化」3項及「廢潤滑油及廢油混合物資源化」、「廢保溫材資源化、蒸氣及純水資源化」3項鏈結,總計以上9個工業區,執行後每年總資源循環利用量約591.3萬公噸、二氧化碳每年減量約905.4萬公噸、每年因鏈結所達成之經濟效益高達104.5億元。
環保署去(96)年度則再挑選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台中港關連工業區、高雄縣岡山本洲工業區等3個工業區做為示範推動的對象,規劃有「廢酸洗液、廢酸液資源化」、「電鍍污泥資源化」、「非有害集塵灰、爐渣資源化」、「廢溶液、廢油墨資源化」、「生活垃圾、廢布、廢木材資源化」、「二甲基甲醯胺(DMF)資源化」、「廢鑄砂、爐碴資源化」、「廢木材、廢棧板」、「廢玻璃」、「廢金屬資源化」、「廢酸性蝕刻液資源化」、「廢活性碳資源化」、「氟化鈣污泥資源化」、「非有害有機廢液或廢溶劑資源化」、「廢玻璃資源化」、「無機性污泥資源化」、「廢液(閃火點小於60℃)資源化」等17項鏈結,正在推動試行中,預計每年總資源循環利用量約42.3萬公噸,對台灣推動產業生態化及資源循環再利用助益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