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廣佈密集監測網,嚴密監視大陸沙塵暴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有鑑於大陸沙塵暴對台灣地區空氣品質的影響日趨嚴重,特整合國內相關學術單位專家學者及監測設備進行「大陸沙塵密集觀測計畫」。該計畫將針對九十一年春季(一至五月)大陸沙塵暴發生後,其沙塵可能侵襲台灣時,對大陸沙塵進行空間及時間高解析度之密集監測、預報及健康評估等相關工作。密集觀測計畫由該署林副署長擔任計畫召集人,監資處楊之遠處長擔任執行秘書,並邀請地理專家|中國文化大學張鏡湖博士、氣象學會會士|台灣大學陳泰然教授及氣候與空氣污染專家|中央研究院劉紹臣教授擔任計畫諮詢顧問,指導計畫的規劃與執行。
環保署表示,為確保該計畫順利達到預期成果,自九十年四月起即邀集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多次進行籌備會議討論,經過縝密規劃,設置五個工作小組進行該密集觀測計畫,並依沙塵暴發生及傳輸過程共分為平時、警戒、監測與觀測及作業解除四個階段。計畫分組說明如下:
一、「預測暨模式發展小組」:由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陳正平教授召集,負責氣象分析及沙塵預報模式的發展與模擬,協助環保署預測大陸沙塵暴是否侵台,以及大陸沙塵暴侵台結束時間的研判等工作。
二、「監測小組」由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林能暉教授及環工系李崇德教授召集,負責空氣品質監測、降水化學監測、氣膠散光係數和物理化學特性分析、激光雷達觀測及衛星資料分析等工作。在大陸沙塵侵台期間結合環保署七十二個自動空氣品質監測站懸浮微粒(PM10)監測,環境檢驗所酸雨監測以及十一個地方環保局總懸浮微粒(TSP)採樣監測分析結果,探討大陸沙塵侵台對空氣品質的影響。
三、「健康效應評估小組」由台灣大學職衛系詹長權教授召集,負責大陸沙塵侵台期間民眾健康評估及生物性檢測等工作。該小組首度建立急診監測網,在大陸沙塵侵台期間進行易感受族群追蹤,實際分析評估大陸沙塵對民眾健康的影響。
四、「科學管理小組」由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柳中明教授召集,除平時蒐集國內外沙塵暴相關資料,並協助預測暨模式發展小組及行政支援小組研判沙塵動向、彙整計畫成果及提出對大陸沙塵侵台之因應措施建議。
五、「行政支援小組」由空保處蕭慧娟副處長及監資處黃世敏副處長召集,負責計畫執行期間的計畫執行指揮、各項行政作業及資料發布等工作。
環保署說,過去台灣地區受大陸沙塵影響,導致空氣中懸浮微粒(PM10)濃度急速上升,但對民眾健康及生態影響仍無科學證據可以佐證。該署明年首度針對大陸沙塵對台灣地區空氣品質進行進行「大陸沙塵密集觀測計畫」,透過該計畫的執行成果,除了建立大陸沙塵侵台的早期預警機制,並結合衛星資料分析、激光雷達監測、懸浮微粒(PM10)人工及自動採樣監測分析,深入瞭解大陸沙塵對台灣空氣品質的影響,而透過醫療門診資料監測網,以評估大陸沙塵侵台時對民眾健康及生態的影響,為計畫重要特色,該計畫執行成果並可作為環保署未來採取因應措施的重要參考依據。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環保署委請台大詹長權教授成立的「健康效應評估小組」,該小組由三十多位醫生所組成急診監測網,可在大陸沙塵暴侵襲期間針對受呼吸道感染民眾民眾進一步追蹤治療,並分析評估其關連性,可望評析大陸沙塵暴對民眾健康的影響與因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