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環境部新聞專區

環保署與澎湖縣政府合辦內灣海域海底垃圾調查清除暨海洋環境教育宣導活動

:::
水質保護
105-08-23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水保處]

環保署與澎湖縣政府於今(23)日合辦「內灣海域海底垃圾調查清除暨海洋環境教育宣導活動」,環保署李應元署長、立法院楊曜委員、澎湖縣陳光復縣長及澎湖縣議會劉陳昭玲議長共同參與主持活動開幕式,同時舉行澎湖縣海上環保艦隊授旗儀式,並至當地水產種苗繁殖場參與種珊瑚活動,宣揚維護海洋環境及生態保育理念。

澎湖縣四周環繞海洋,由90個島嶼組成澎湖群島,島嶼面積以澎湖本島最大,其次依序為漁翁島、白沙島、七美嶼及望安島,陸地總面積約為127.96 平方公里。澎湖群島海岸線長度約為448.97公里,地質以海底火山噴發所成的玄武岩質火成岩為主,海岸多為岩岸地形,海底並富有大面積的天然珊瑚礁岩。澎湖縣因富有清澈碧藍的海水及潔白的沙灘,並發展海上平台觀光行業,提供海上燒烤用餐、休閒釣魚及水上活動等複合式遊憩活動,每到夏日,總吸引大批遊客造訪內灣海域。然而,內灣海域因地形因素僅有一處與外海交流的出口,使得內灣海域水流緩慢且海水交換率低,當地海上平台觀光及養殖漁業長年來過多的飼料投放,以及產生的廢棄物、廢污水的處理對當地海域環境的影響,一直都受到各界關注。

本次活動結合當地潛水協會約20名人員進行內灣海域海底垃圾調查及清除工作。潛水人員已於7月份進行調查,初步沒有發現大量海底垃圾,惟觀察到內灣海底布滿底泥,推測可能為內灣海域養殖漁業投擲過多飼料沉積海底所致。今日潛水人員再次潛入內灣海域進行海底垃圾調查清除作業。澎湖縣政府於105年邀集轄內漁船組成海上環保艦隊,對漁民倡導進行漁撈等海上作業時,將漁船上的保特瓶、玻璃瓶、塑膠容器等資源垃圾及塑膠袋、廢棄漁網、漁具等攜回岸上回收或妥善處理,環保局並規劃漁民攜回岸上回收可兌換獎勵品,進而強化漁船廢棄物之收受管理,目前已有約64艘漁船登記加入。期以集結漁船組成海上環保艦隊的方式,共同維護當地海洋環境品質及資源永續。

透過本次活動,可以了解內灣海域環境現況,經初步檢視,內灣海底垃圾的數量並無預期的多,反而觀察到大量海底底泥沉積並覆蓋海底礁石的情形。環保署表示,當地養殖業、海上平臺業者及遊客於從事養殖、漁撈及海上觀光遊憩行為時,應儘量減少飼料過度投放及不要丟棄廢棄物進入海洋,才能維護內灣海域海洋環境資源永續。

環保署表示,近來海底垃圾的議題日益受到重視,為維護我國海域環境,於本(105)年補助屏東縣、臺東縣、金門縣及連江縣辦理清除海底(漂)垃圾相關工作及海洋環境教育宣導活動,並持續補助澎湖縣執行「澎湖內灣海域環境品質監測計畫」,辦理內灣海域、港區水質及海上平台附近水質採樣檢測、港區污染稽查、海洋污染應變演練及環境教育宣導活動。為進一步瞭解臺灣海洋環境受海底(漂)垃圾污染情形並讓民眾知曉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環保署將於106年度擴大補助全臺臨海縣市政府辦理「海底(漂)垃圾清除暨海洋環境教育宣導工作」,並規劃結合106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串連各地方政府共同辦理全國性的淨海活動,透過清除海底垃圾及結合海洋環境教育來呼籲民眾,在前往海邊及在海上從事相關遊憩、休閒漁業、或漁撈作業時,能將產生之廢棄物攜回妥善清理,不要任意拋棄。如有發現相關不法行為,亦歡迎民眾舉報,共同維護海洋環境。

回到上一頁

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