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保麗龍托盤及塑膠蛋盒、糕餅麵包盒等塑膠包裝材,環保署將邀請各賣場試辦改用生物可分解材質的替代包裝材,實際試用生物可分解材質的包裝材;環保署並將進行相關評估,包含試辦活動的成效,生物可分解材質與一般塑膠材質之分辨方式,以及其後續回收再利用管道等,使整體政策更為具體可行。
環保署表示,鼓勵對環境較為友善的包裝材是國際趨勢,生物可分解材質因其可堆肥的性質,若流佈於環境中(如水溝、河川、海洋等),也可逐漸分解,對環境較為友善;美國政府是著重於協助原料產業進行研究,以鼓勵生物可分解材質的發展,而歐盟則是藉由要求各材質的回收再生率,間接引導業者使用可堆肥的材質。
針對目前量販店及超級市場內所使用的保麗龍生鮮托盤及塑膠蛋盒、糕餅麵包盒等塑膠包裝材,環保署從去(93)年底即開始積極評估採取限制使用手段的可行性。環保署表示,在評估過程中,發現目前塑膠包裝材對於各種產品,已針對其荷重、尺寸大小等特性,發展出最適用的包裝設計,適用於生鮮食品的自動包裝設備。目前雖有紙類、植物纖維及生物可分解等替代包裝材,但是因為替代材質目前使用尚不普遍,針對不同食品所需之包裝特性尚未達「最適化」(如強度不夠,易斷裂,經自動包裝設備封膜包裝後容易扭曲變形,或刮破保鮮膜等),導致賣場及蛋農等包裝使用者尚缺接受度;但前述替代材質包裝材使用上的問題,需要藉由製造包裝材的業者調整設備或模具以獲得改善。
由於貿然限制使用將造成較大衝擊,因此環保署將先和幾家賣場合作辦理「試辦活動」,實際試用生物可分解材質的包裝材,讓替代材質包裝材的製造業者有緩衝時間可改善其包裝設計,同時建立替代材質的後續回收再利用管道;環保署並將依據立法院的附帶決議,進行相關評估,包含試辦活動的成效,生物可分解材質與一般塑膠材質之分辨方式,以及其後續回收再利用管道等,使整體政策更為具體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