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習俗中,農曆12月24日是「送神」的日子,平時不能隨意動到的神龕,在送完神明後,就可以進行大掃除的工作,此稱為「筅黗(ㄒ一ㄢˇ ㄊㄨㄣ)」,也有人寫作「清黗」、「清屯」或「清塵」。「筅」是竹製的清潔器具,「黗」是煙塵汙垢。合在一起就是使用竹製的清潔工具,清潔神壇前薰香出來的黃濁油污,即年終大掃除的意思。
101年「國家清潔週」於1月15日至1月21日為期一週,傳承民間傳統習俗,環保署今年特別結合台灣美化協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文昌祠(北區)、台中市萬和宮(中區)、嘉義新港奉天宮(南區),於1月17日農曆12月24日送神的日子,推動送神筅黗迎新年,呼籲民眾於除夕前大摒掃,整理居家或工作職場上所擺設的佛堂、神桌、神像時,要有效地使用水資源,避免不必要地浪費,確實執行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不過度製造垃圾,多使用環保清潔用品及方法,避免過量使用化學用品,以減少環境毒害。
101年「國家清潔週」期間,環保署與各地方政府全面實施全國性環境清潔活動,民眾除清理戶內(包括騎樓)環境清潔外,對於居家4公尺以內之公共巷弄、路面及水溝的清潔,尤其屋後側溝應清理通暢,防火巷堆置之廢棄物、垃圾亦應清理乾淨。若有廢傢俱、床墊等大型一般廢棄物需求清運,可聯絡當地環保局或清潔隊協助清運處理。另為清除病媒蚊孳生源,民眾應澈底做到「巡」、「倒」、「清」、「刷」:經常且仔細「巡檢」居家室內外及周圍花瓶、盛水盤、廢水桶、廢保麗龍、廢寶特瓶、廢棄鍋碗、水缸、盆栽墊盤、塑膠帆布及廢輪胎等容易積水器物,將積水「倒掉」,不要的器物予以分類「清除」,減少容器,留下的器物應澈底「刷洗」去除斑蚊蟲卵,收拾或倒置勿再積水養蚊,達到清淨家園的目的。
環保署籲請全國民眾動手年終大掃除,清理居家內外環境,藉由「5 S」運動-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和教養的落實,從彎腰打掃中放下身段,學習愛惜台灣這片土地的方法,落實「謙卑學習、凡事澈底、磨練心志、感恩惜福」的清掃哲學。以實際的送神筅黗大摒厝行動,除舊佈新,讓新的一年環境整潔圓滿好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