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我國海洋污染防治及運用科技應變能力,同時增進國際交流,環保署於6月28日舉辦「2011國際海洋污染防治研討會」,邀請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與環保署、新加坡及國內學者專家,針對遙測技術運用、溢油模式及油污染應變等國際最新熱門議題進行交流與討論。
會中國際學者特別針對墨西哥灣溢油事件的影響、遙測技術運用於溢油事件監測及溢油事件對於海洋生物的威脅等議題進行研討,並對如何運用現代高科技的技術,以有效防範溢油事件發生,及事件發生後相關資訊的收集與傳送提供決策者參考等,進行廣泛交流討論。
環保署表示,遙測資料可提供即時海氣象資料供研究人員分析判讀、進行溢油模式修正,監測海上溢油事件,提供應變規劃資訊,在海洋污染事件之應變上是相當重要的支援工具。目前國內大學及國家實驗研究院皆積極從事相關海洋污染防治研究,藉由本次研討會的舉辦,對於我國未來海洋污染防治能力,可以提供更有利的科學助益。
臺灣四周環海,鄰近海域為國際海運重要航道,為海洋污染之高風險區域。環保署為保護海洋環境、永續利用海洋資源,每年除定期辦理海洋污染防治、處理緊急應變演練及人員訓練養成外,並積極推動建置跨行政區域海洋污染應變機制,以達成應變資源共享並有效提升污染除污成效。惟自然海域廣闊,應變能量卻是有限,運用科技輔助以有效提升並妥善規劃配置緊急應變能量,已是各先進國家追求之目標。環保署希望藉由此科學研討會的舉辦,不僅促進國際間技術及經驗交流,更能提升國內海洋污染防治與緊急應變科技能力,以共同努力保護臺灣海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