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環境部新聞專區

九十年環境污染陳情案件為何?環保署白皮書統計分析說明

:::
其他
91-12-31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主任秘書室 ]

行政院環保署三十一日發布九十年公害陳情處理白皮書,說明環保署在公害陳情處理上的政策及各項陳情案件的統計分析。根據統計,九十年全國環保機關受理民眾公害陳情案件共計九萬零三十二件,平均每萬人四十件,約每五分五十秒發生一件。

環保署分析指出,各類陳情案件中依污染類別區分,以廢棄物及環境衛生三○、四六二件(占三三‧八%)為最高,且在十六個縣市中均佔首位,顯示廢棄物及環境衛生污染問題已成為全台灣一般民眾普遍最關心的環保問題,其中廢棄物部分又以公共地棄置廢棄物及廢棄車輛處置為主;而環境衛生的陳情案則依次為道路污染、家禽畜污染及捕捉野犬等問題。陳情案中次高者為噪音污染,共計二二、七七六件(占二五‧三%)。而惡臭性空氣污染的陳情案則為二○、六三七件(占二二‧九%)居第三,噪音及惡臭合佔四八%,此兩項污染因違規時間不定,又屬感官性的

項目,污染源不易確立且污染程度不易檢測,為稽查人員認為最難處理案件,因此取締上與民眾期望落差較大,容易造成不滿,所以環保單位在處理時除請陳情人提供特定污染時段,於污染發生時以電話配合環保稽查人員掌握時效即時查處外,並將透過修法再行檢討改進。除此之外,空氣污染陳情案(不含惡臭)八、六二七件(占九‧六%)居第四,水污染陳情案七、○四八件(占七‧八%)居第五;若以趨勢而言,惡臭及廢棄物問題(含一般環境衛生)成長較為快速,惡臭性空氣污染部分,八十二至九十年成長高達一四六.八%,成長率位居所有污染類別之冠;廢棄物部分(含一般環境衛生)成長九五.六%,位居第二位;水污染部分成長四六%,位居第三位;噪音部分則呈現持平的現象。

若以污染來源統計,九十年一般居民造成的污染高達廿七.七%居首位(二四、九二九件),工業污染高達二五.二%(二二、七一一件),商業污染占十九.四%(一七、四三七件)分居二、三名,顯示一般民眾對生活品質要求日高,對鄰居所造成的污染忍受度也愈低,因此環保機關將對工業污染源與一般民眾的污染行為雙管齊下嚴加管制。八十二年至九十年一般居民及商業污染成長率均高於五十%,工業污染呈現穩定持平的情形,而營建工程、機關團體學校及軍事單位均呈現下降的趨勢。

如以地方區分統計,台北市以二○、二○一件(二二‧四%)高居首位,其次為台北縣一一、六二○件(十二‧九%),總計台北地區陳情案件即占總陳情案件的三五.三%。第三位為高雄市六、八四一件,台中縣五、五七九件居第四位,彰化縣五、四一九件居第五位。

至於民眾所關心的環保問題,在工業縣市主要為工廠排放廢氣及產生惡臭、事業單位排放廢水、工廠噪音及廢棄物隨意棄置問題;都會區則以都會區噪音、營建工程噪音振動、餐飲業排油煙機排煙污染及公車、機車排放黑煙及廢氣為主要問題;其餘一般縣市主要為廢棄物隨意棄置及悶燒污染問題、露天燃燒及家畜惡臭等問題。

環保署強調,目前民眾可以全國通用廿四小時受理的環保報案專線0800-066666、電子郵件、書面方式、網路陳情系統(http://ww3.epa.gov.tw/index.html)或到環保機關當面進行公害陳情,環保機關對於陳情民眾均有嚴密的保密措施,希望民眾能留下聯絡方式,以便稽查人員能掌握實際污染狀況及陳情人需求依法妥處,並據以答覆查處結果。另陳情人亦可在報案十天後向原受理單位查詢處理結果,目前在各級環保機關的努力下,陳情案件平均處理時間已縮短為兩天以內,由於管道暢通,互動關係良好,民怨獲致適當紓處,使公害糾紛案件逐年降低,顯見各方努力已獲致成效。環保署並針對舉發污染源,因而避免環境遭受重大損害的陳情人審核發給五千至二十萬不等的獎金,以鼓勵民眾愛護環境,尤其九十二年更增列舉發獎金預算,擴大辦理獎勵見義勇為的民眾,以期減少各類污染的不法行為。

環保署表示,未來對於公害陳情案件處理仍將著重於品質的進一步提昇努力,如加強各級環保機關對一再陳情案件的列管追蹤複查及對陳情人、被陳情人分別推行「懇談」與「輔導」等技巧,以提高被陳情人改善意願,有效化解民眾不滿情緒,共同提昇環境品質;相關法令儘速修定以求周延;積極宣導提高民眾的公德心,減少公害案件的發生;對涉及不同單位權責問題,加強與相關單位的聯繫與合作。

回到上一頁

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