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為改善國內室內空氣污染問題,將於95年1月1日起公告我國室內空氣品質建議值,該建議值內容包括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甲醛(HCHO)、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細菌(Bacteria)、真菌(Fungi)、粒徑小於10微米之懸浮微粒(PM10) 、粒徑小於2.5微米之懸浮微粒(PM2.5)、臭氧(O3)及溫度等共10項,並根據民眾聚會特性分2類場所適用不同寬嚴程度數值,第1類係對於室內空氣品質有特別需求場所採用較嚴格數值,第2類為一般大眾聚集之公共場所及辦公大樓。
環保署表示,現行世界各國推動室內空氣品質之管制工作,係優先訂定空氣品質參考標準建議值,並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其主管法令納入管制,以有效管制室內空氣品質。目前國內室內空氣品質較嚴重之問題包括:室內通風不良造成二氧化碳濃度偏高、室內傢俱裝潢塗料含有機溶劑過多造成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濃度偏高,另因台灣係屬亞熱帶海島型氣候國家,年平均相對濕度多達80%以上,易滋生生物性污染物,細菌及真菌2種生物性污染物濃度偏高。
由於每人每天約90%的時間處於室內的環境中,室內空氣品質之良窳,直接影響人體健康,有效改善室內空氣品質,進行健康風險評估,方可促進環境管理及人體健康。
張國龍署長表示,改善室內空氣品質需從建築通風換氣、建築整體規劃設計、使用維護管理、室內裝修與使用材料管理,以及人為污染行為等方面著手,故需行政院相關部會共同來推動,因此環保署已經分別邀集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進行室內空氣品質管制方案研商,未來各部會可依其主管目的事業場所參酌該署訂定之室內空氣品質建議標準,並納入其主管法令加以管制,確保室內空氣品質,如:建築法可規定新建建築物室內空氣品質應符合室內空氣品質建議值後再予核發使用執照。
此外,環保署表示亦將自95年度起針對重點辦公大樓場所及人群聚集眾多之公共場所進行檢測,並公佈其檢測結果,針對弱勢敏感族群進出場所為優先輔導改善對象;另環保署也提供如何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小秘方,包括:窗戶要經常開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以保持居家環境的清潔及乾爽、定期清洗通風系統、避免使用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日用品、不要在室內吸煙,以及煮食、裝修工程、影印等應裝設獨立抽風設施等,以有效確保室內空氣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