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我國公廁品質,環境部今日舉辦「公廁興建、管理、文化分享與座談會」,邀請來自中央部會、地方政府、學術界與相關產業的專家,與關心公共廁所的大安森林之友基金會及台灣衛浴文化協會共同探討如何透過創新設計、有效管理與文化感染,提升公共廁所的使用體驗與城市形象。本次座談會特別聚焦日本 The Tokyo Toilet 計畫,分享公廁款待文化與設置經驗,並藉由專家學者座談深入討論坐式馬桶的設置、性別友善、超高齡友善、親子友善、乾式清掃及如廁維護等議題,激發共識,產生行動,期望提供安全、舒適、有尊嚴的如廁環境!有超過130人參加。
The Tokyo Toilet 計畫由日本16位世界級建築師或設計師設計,改造17座公共廁所。該計畫關注廁所功能的多樣化,滿足每一使用者;更強調設計的美感、社會包容性與清潔維護。透過創新設計與社區參與,讓民眾重視公共廁所的議題與乾淨,提升了使用者的如廁體驗,成為城市文化與景觀的一部分,成功改變了對公廁的刻板印象。
本次座談會特別探討了臺灣可借鏡的重點。在建築面,結合城市光影,融入在地文化與藝術,構築出建築美學;在設備面,考慮到人工造口者、視障者、超高齡者、孩童的使用,以及長者與孩童換衣、換尿布的需求,依需設置的配套,提升多元友善服務。在維護管理面,採用乾式清掃讓公廁永遠是保持乾淨的,公廁診斷科學化技術發現髒臭來源,以回饋設計或加入改善,來優化清潔維護機制,以及透過智慧科技提升管理效能。
環境部已計畫推動公廁建設與改造,推動特色公廁的建置,修正「環境管理署補助公共廁所興建及修繕工程督導指引」,納入無障礙設計、性別友善空間、親子與高齡友善設施,讓不同族群都能安心使用。同時,將檢討「公共廁所列管及維護管理指引」評估引進乾式清掃、公廁診斷等標準化維護機制。
環境部將研擬訓練制度,並鼓勵提升清潔人員的專業形象,確保公廁長期維持良好狀態。強調公廁文化的啟發與推廣,擬定「提升如廁文化推動計畫」,深植民眾以同理心維護公共廁所。並且讓清潔公廁人員因「真乾淨謝謝您」而產生無比的熱忱與驕傲。
透過此次座談會的討論與經驗交流,期望能為臺灣的公共廁所發展帶來新的里程碑,提升城市整體環境品質,並落實國家永續發展SDG5性別平等、SDG6乾淨清潔的環境與衛生及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