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環境部新聞專區

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 2011)發布回應

:::
大氣空氣
99-12-07 []

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與歐洲氣候行動網(Climate Action Network Europe)於日前公布2011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Results 2011, CCPI 2011),針對57個受評比國家部門別溫室氣體排放趨勢、排放程度及氣候政策等三大面向進行評比,我國今年整體得分為50.2分,較前一年47.5分提升2.7分,總排名第47名與去年持平(前3名皆為從缺)。

環保署表示,今年度公布評比報告之57個受評比國家,計有22個國家排名上升,27個國家排名下滑,8個國家持平。我國在所有12項指標項目中,計有「能源-電力」、「能源-再生能源」、「交通運輸-道路運輸」、「工業-製造與營建」、「減量目標績效比較(與1990年人均排放量相比結果)」、「每單位初級能源消耗所產生之CO2量」、「每單位GDP的初級能源消耗量」及「氣候政策-國際政策」8個項目得分提升,其中國際氣候政策得分提升14.7分,排名由第33名進步至第25名,提升8個名次,可見我國在 馬總統上任後大力推動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啟動適合我國情需求之溫室氣體國家適當減緩行動(NAMAs),並向國際社會宣示我國履行氣候公約的意願與決心,已受到國際重視與肯定。

另,若以部門別溫室氣體排放趨勢、排放程度及氣候政策等三大面向進行評析,我國在氣候政策(國際政策、國內政策)第13名表現最為優勢,能源(電力、再生能源)指標項目得分亦有顯著提升,顯見我國對於綠能產業的推動,正往正確方向的道路前進;但在部門別溫室氣體排放趨勢之住商部門(私人家戶)項目得分、排名均下降,表現較居弱勢,未來如何有效提升民眾住宅之節能效益及減少排放量仍為重要課題之ㄧ。

此外,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另公布2011年全球氣候變遷風險指標(Global Climate Risk Index 2011),今年首度納入台灣進行評比,該評比內容提及因台灣2009年8月遭受莫拉克颱風侵襲,重大的災情造成嚴重生命財產的損失,將台灣評為2009年全球十大最受氣候風險影響國家的第2名,可見台灣的地理位置與地質環境因素,加上現階段無法援用京都議定書所提供的市場機制來建構調適策略及欠缺參與國際共構之因應機制等,都讓台灣在面臨全球氣候變遷與暖化的挑戰時,顯得異常孤單且脆弱。

環保署表示,台灣所需能源99%以上仰賴進口,加上工業能源消耗占比高及環境負荷大,近九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來自於能源使用所排放之二氧化碳,使得我國於部門別溫室氣體排放趨勢及排放程度等面向表現較不理想。但在政府積極推動節能減碳相關政策下,目前已有初步成效展現,我國2008年燃料燃燒排放二氧化碳(CO2),較2007年減量達4.1%,為20年來首度呈現的負成長,2009年更較2008年減量幅度達4.9%,再度呈現負成長。雖然如此,政府仍將持續戮力以赴,行政院業於98年底成立「行政院節能減碳推動會」,並通過「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及其十大標竿方案,期望結合跨部會力量,統籌規劃及推動包含產業、運輸、住宅以及生活等各層面的具體行動,有系統地引導全民邁向低碳社會,達到我國承諾的節能減碳目標。

回到上一頁

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