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動庶民經濟,各方要求調降電價聲音再起,剛好再生能源電源躉購費率,明年一月即將定案,新的再生能源發展制度,必定要引發另一電價調漲的疑慮,對庶民經濟是否會帶來不利的影響,參考德國推行再生能源的經驗,答案不但是否定,而且還會有穩定電價及促進經濟的正面效果。
德國再生能源制度是誘導民間業者來參與投資,以5-7%的合理利潤來保證電價收購,維持一個有淨利沒暴利的投資環境,加上銀行政策性融資與二十年回收成本的保障,穩固了再生能源投資市場的基礎。德國並以逐年減少補助的策略,促進再生能源技術的提升,以降低成本,加速老舊化石燃料電廠的汰換。施行十年以來,德國再生能源發電配比提升到一成五,超過原訂目標的一成二五,但電費僅增加百分之三,再生能源不利於電價的顧慮,並不存在,且額外的造就二十五萬的就業機會及龐大的綠能商機。
再者,德國推動再生能源的過程,採行非稅投入方式,增加購電完全由用電的消費者吸收。初期電價雖有上漲,但再生能源市場逐漸擴大及逐步引進低成本再生能源發電技術之後,電價即再下跌至平穩狀態。相較之於其它國家為了刺激經濟,採行以政府稅收擴大公共投資的方案,德國不以稅收鼓勵再生能源的作法,不但不會對政府財政造成負擔,反而產生了更多就業機會及有效率的綠能產業,具有經濟的前瞻性與成效性。
我國能源百分之九十八要仰賴國外進口,國內油價不得不隨國際油價波動,政府也不得不耗用巨資向國外購入化石燃料及傳統電廠,如今又要面對國際減碳的壓力,將來要何去何從?只有儘速經營及擴大國內再生能源市場,提升主自能源的比率,妥善的運用國內廢耕地及廢棄物,協助民間企業開發太陽能、風能、水力及生質能等再生能源,促進綠色能源產業的生根,打造穩健的再生能源市場,才是永續的經營之道。
因此,綠色能源不會是我們的負擔,綠色工業可以成為打造台灣產業的另外一個前景。當前能源政策應該多參考德國經驗,維持一個合理的再生電力收購價格。而對此大趨勢,尤其是台電應該跳脫傳統經營大電廠的老舊思維,與員工建立共識,積極帶頭轉型投入再生能源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