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與歐洲氣候行動網(Climate Action Network Europe)於11月18日公布2014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Results 2014, CCPI 2014),就全球58個資訊較充足、因應氣候變遷行動較明確的國家納入評比;針對溫室氣體排放程度、部門別二氧化碳(CO2)排放趨勢、再生能源、效率(包括能源效率及CO2密集度)及氣候政策等五大面向15項指標項目進行評比,我國今年整體得分為46.8分,較前一年49.4分減少2.6分,總排名第52名與去年相同,與我國類似之社經國家,如日本、韓國及新加坡名次相當;主辦單位認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政策作為足以因應氣候變遷的危機,因此前3名仍然從缺。
德國看守協會今年公布的評估報告與去年評比方法一致,涵蓋「部門別溫室氣體排放趨勢」、「溫室氣體排放程度」、「氣候政策」、「再生能源」及「效率」等5大面向類別,共計15項指標項目。我國自2009年開始被納入CCPI評比,歷年整體評分變異不大,今年度公布評比報告之58個受評比國家,計有26個國家排名上升,23個國家排名下滑,9個國家持平。多數名次上升國家,例如英國由第10名進步到第5名,都是在能源效率及立法政策上都有明顯進展,會直接影響到整體成績。
環保署表示,面對氣候變遷之艱鉅挑戰,臺灣近年來在政府動員、產業投入及全民配合的努力下,已經獲得具體成效。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量自2008年首度呈現負成長後,近五年(2008至2012年)年平均下降0.6%,相較前期(2004年至2007年)平均成長2.7%,排碳量變動趨勢明顯改善;再以2012年數據來看,該年臺灣經濟成長率約為1.32%,排碳量反而下降1.90%,顯示經濟成長與溫室氣體排放逐漸呈現相對脫鉤現象。綜上,我國因應氣候變遷所付諸之努力確有績效,只是其他國家相對更有進展,最關鍵之處在於我國「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至今尚未通過,讓國際社會產生對於我國減碳企圖心不足之認知,使得我國排名始終停滯不前。
氣候變遷的減緩與調適是主要的二大策略類別,在「減緩」方面,我國於2009年底成立「行政院節能減碳推動會」,統籌規劃「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據以推動涵蓋所有節能減碳面向之重點項目標竿型計畫,而在「調適」方面,2012年核定「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全面開展國內調適行動計畫。雖然溫減法草案尚處審議階段,環保署已於2012年5月依據「空氣污染防制法」公告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為空氣污染物,推動具備「可量測、可報告、可查證(MRV)」之溫室氣體排放量申報、盤查及查證作業,逐步健全溫室氣體減量管理體系。
同時,環保署積極啟動「低碳永續家園推動方案」,跨越部門、地域及行政層級之既有框架,透過低碳能源應用、能源效率提升、低碳經濟普及、生活習慣改變及民眾教育推廣等策略機制,推動低碳永續家園發展與營造,落實氣候變遷因應策略於政府運作與民眾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