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環境部新聞專區

全國33個團體串聯響應10月18日「國際維修日活動」

:::
資源循環
114-10-03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

每年10月的第三個周六是國際維修日(International Repair Day),環境部今(10月3日)於臺北市「一碼村」召開「惜物.惜福 國際維修日推廣記者會」,邀請民眾以「修理取代丟棄」,從日常生活中一同減廢、減碳做永續。

114年10月18-19日,將以「臺灣維修日~全臺大串聯」為主軸,辦理全臺維修社團響應的大型推廣活動,目前已有33個團體,包括維修社群、社區大學…等,一同串聯響應!現場維修團體也公布了臺灣人最常維修小家電排行榜;環資會說明全臺 817 個維修據點與 58 場培力成果;循環署也說明已在修訂的「資源循環推動法」已納入綠色設計及延長使用的內涵,為維修新文化加上法規的助力。

環境部次長兼任環資會董事長葉俊宏指出,維修是「減廢、減碳」最省錢、最有效、最簡單的方法;而日常生活中哪些東西最常維修呢?維修團體公布了近年來民眾最常維修的前十大小家電排行榜,第1名為電風扇,第2名至第10名依序是:電鍋、吹風機、CD/收錄音機、快煮壺/鍋、檯燈/燈具、微波爐、烤箱/食物烘烤機、果汁機/攪拌機、玩具。

小家電維修所共同創辦人蔡亞軒提出「以維修取代丟棄」、「賦予產品維修權」、「鼓勵易維修的產品設計」三大倡議。循環署副署長許智倫表示,目前已推動修訂資源循環推動法,新增「綠色設計」及「延長使用」條款,朝「產品耐用易維修」、「零件備品易取得」及「零組件規格化」邁進。一碼村創辦人黃芳惠則介紹了一碼村緣起、各進駐社團平常活動以及維護工具牆,並分享將二手物品維修或材料再生,可將維修後的物品提供社區老人使用,在延長物品使用壽命的同時,也發揮社會扶助的效益。

114年「臺灣維修日~全臺大串聯」,已串聯33個維修團體一起響應,10月18-19日環境部的活動主場設在臺北市「一碼村」,將邀集維修達人、百事益、燦坤、臺北玩具轉運站…等企業團體進駐設攤,提供小家電、鞋子、玩具、衣物、腳踏車等不同物品的檢修及手作體驗;而活動期間帶著小家電前往主場參與維修活動的前500位民眾,可自備容器體驗使用「洗衣精智慧補充機」!(免費上限500c.c.)。

另外全臺各地的響應場所詳見活動網頁(https://internationalrepairday.my.canva.site/web/#page-3),歡迎民眾就近報名參與!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循環署)委託財團法人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環資會)募集彙整的全臺817處維修據點,相關資訊已公開於全國維修地圖(https://recycle.moenv.gov.tw/utmap/)中供各界查詢,邀請民眾以「修理取代丟棄」,從日常生活中一同減廢、減碳做永續。

回到上一頁

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