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環境部新聞專區

埤塘重要生態價值將納入環境影響評估審查重點

:::
其他
93-07-06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綜計處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為加強推動自然保育,近年來陸續補助學術或民間團體,對於河口、溼地、埤塘等環境敏感地進行生態調查或相關研究。九十二年補助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研究桃園台地流域自然生態環境量化指標,藉著環境空間指標,分析埤塘消失的原因。有鑒於都市快速發展對埤塘生態產生影響,今年環保署研究埤塘、農地、建地、公路及鳥類調查資料,發現桃園台地不同時期都市及交通發展,造成埤塘急遽消失;而且農地重劃影響鳥類分布及數量。環保署表示,埤塘重要生態價值將納入環境影響評估審查重點。

根據《淡水廳志》記載,桃園台地第一座埤塘龍潭大池源自於清朝乾隆十三年(西元一七四八年),距今已有二百五十六年的歷史,埤塘最盛的時候佔桃園台地面積百分之十一‧八(八九九○公頃),然而因為土地開發影響,現今埤塘面積僅佔桃園台地面積百分之三‧八(二八九八公頃),埤塘消失了六千一百公頃。根據桃園縣野鳥學會現地調查統計,桃園埤塘每公頃棲息七隻冬季水鳥,六千一百公頃埤塘消失,壓縮了四萬二千七百隻冬季水鳥的棲息空間。

環保署指出,桃園埤塘陸續消失於民國六○年代,剛開始以形狀較不規則,面積較小的埤塘開始消失,等到民國八○年代重大開發計畫案陸續通過,造成形狀較不規則,面積較大的埤塘消失。在保留的埤塘中,人為用地干擾較小的埤塘,鳥類生態最豐富,以蘆竹鄉的大竹二支十八號池為例,冬季候鳥計有二十二種,數量約五百多隻。然而埤塘周圍農地經過重劃,鄰近為機場、住宅及道路,埤塘鳥類數量也比較少。

環保署建議,為了維繫埤塘環境生態的永續價值,保護埤塘應該考慮周邊土地利用,對於生態豐富的埤塘,應該避免不必要的工程建設。在細部規劃方面,可增加池岸及植被蔓延的彎曲程度;以低矮的石壩及石堆控制坡度,避免池岸侵蝕;在彎道處以水草或現地枯材栽植、立樁防止池岸侵蝕;種植水生植物及溼地植物等植栽,以穩定較淺的灘地;並且適時降低水面高度,以適合不同水域鳥類棲息。

環保署表示,埤塘融合生態、水利及歷史人文價值,應加強其保育工作。未來針對開發行為環境影響評估審查時,將考量開發行為對埤塘生物干擾與棲地的影響;除了依據動、植物生態評估技術規範,要求埤塘及鄰近開發區位之環境現況說明、動植物生態背景調查、動植物生態影響評估及環境監測,更加強推動埤塘及溼地環境影響範圍的棲地復育,以保護珍貴的本土埤塘資源。

回到上一頁

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