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為改善都會區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特別參考台北市、高雄市及台中市等三個都會區的主要空氣污染源分析結果,研擬「防制都會區空氣污染具體可行政策」,其主要政策包括「新車管制」、「使用中車輛管制」、「油品管制」、「交通管理與管制措施宣導」、「加油站油氣回收」、「街道揚塵洗掃」、「營建工地污染管制」與「都會區自行車道規劃設置」等八項延續性政策及「引進CNG天然氣公車及相關車身打造技術」、「擴大LPG車輛之推廣層次」、「發展電子噴射引擎低污染機車」、「餐飲業空氣污染管制」與「都會區公有地之裸露地綠美化」等五項擬推動的新政策。預計將動支約十億元的空污基金,於民國九十一年間執行整個具體政策方案中所規劃的各項細部計畫。
近年來台灣地區因為工商業發展迅速,導致工廠林立、交通擁塞等現象,直接或間接造成空氣品質日益惡化,其中又以都會區的污染情形最為嚴重。過去環保署已實施多項空氣污染防制政策,例如針對車輛管制方面有加嚴排放標準、推動機車定檢制度以及車輛汰舊換新等;另外還包括加強營建工地污染稽查管制與推動都市綠化及空氣品質淨化區的設置等方案,而這些政策與措施目前也都已獲得初步的成果。
環保署表示;參酌國外先進國家對於都會區移動污染源的管制,以「減少污染車輛之使用」及「抑制車輛總數之成長」兩項為主要策略,而我國現行的政策中包括對於新車及使用中車輛的管制、油品管制及各項交通管理與管制措施等,均已朝著這兩個方向來進行,但施政成果仍僅止於減緩或遏止空氣品質再繼續惡化的程度,並未能有效改善環境空氣品質。又根據以往多項有關民眾對於環境污染感受度的調查結果,顯示由交通工具排放的移動污染源所造成空氣品質的惡化問題,經常為民眾所關切而且痛苦指數一直居高不下。有鑑於此,環保署在郝龍斌署長的政策指示下,積極研擬防制都會區空氣污染的具體可行政策方案,除了現行已實施的政策外,並將針對管制高污染源如柴油公車及二行程機車等,規劃具體可行方案,以減少污染物排放量為目標,有效解決目前都會區空氣污染問題。
環保署說;此次所研擬的「防制都會區空氣污染具體可行政策」,係針對都會區的特性,以交通運輸工具排放的相關防制措施為主,以台北市為例,空氣污染物中一氧化碳(CO)及氮氧化物(NOx)均有百分之九十以上來自於移動污染源,而對於固定污染源部份,則是加強有關街道與營建工地的揚塵洗掃並執行餐飲業排氣污染防制。
環保署強調;在「防制都會區空氣污染具體可行政策」十三項措施中,以「使用中車輛管制」及「引進CNG天然氣公車及相關車身打造技術」等兩項的經費需求最高,分別初估為四億四千四百萬元及二億七千萬元,合計約佔總計畫經費的百分之七十。其中對於使用中車輛管制所實施的機車定檢制度推動計畫,預估每年將可減量一氧化碳(CO)約九千四百噸;碳氫化合物(HC)可減量約四千六百噸。另外對於柴油公車汰換為CNG天然氣公車的污染改善評估方面,依國內外現有技術資料顯示,柴油公車排放空氣污染物氮氧化物為36.14克/公里,粒狀污染物為1.59克/公里;天然氣公車排放空氣污染物氮氧化物為20.15克/公里,粒狀污染物為0.08克/公里,每輛天然氣公車氮氧化物約可削減15.99克/公里,排出量為柴油公車的百分之五十五,粒狀污染物可削減1.51克/公里,排出量僅為柴油公車的百分之五。以台北市及高雄市為例(公車數目分別為三千餘輛及五百餘輛),汰換六成柴油公車為天然氣公車(二千輛),每年行駛八萬公里推算,約可削減氮氧化物二千五百噸,粒狀污染物二百四十噸,將使台北市及高雄市公共汽車移動污染源污染量減少百分之六十左右,大大提昇都會區空氣品質。
環保署最後強調;推動本項「防制都會區空氣污染具體可行政策」的目的,除了期望藉此改善都會區的空氣品質,提供市民舒適的居住環境外,並以提昇台北市、高雄市及台中市等成為國際環保都市為目標。因此希望在政策執行期間,民眾及相關單位能夠給予環保署全力的支持與配合,讓大家能共同體驗政策實施的歷程並享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