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環境部新聞專區

醫療廢棄物滅菌再利用-回生有術

:::
廢棄物管理
105-05-17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廢管處]

國內醫院每年約產生12萬公噸的廢棄物,其中約9萬公噸(75%)是無害的生活廢棄物,性質和家戶或一般工廠的生活垃圾相似。另3萬公噸(25%)為有害的醫療廢棄物,其雖具有感染風險,但只要經醫院感染管制及環境管理人員予以適當分類、包裝、標示,並妥善管理,即可控制其潛在危險,基於維護人體健康安全為優先考量,大部分採用專用的醫療焚化爐予以銷毀。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醫療廢棄物安全管理技術手冊,有害醫療廢棄物以焚化處理為原則,部分廢棄物可採滅菌方式處理,我國已參考國際規範,訂定相關處理方法。醫院為醫治傷患及考量醫療安全,醫療器材多為拋棄式的塑膠材質,為促使資源永續利用,近年來環保署與衛福部攜手合作,推動醫療廢棄物再利用,特別是針對廢棄的洗腎器材(如人工腎臟),經高溫高壓滅菌後不但可去除致病菌,原理如同醫生診療病患時使用滅菌後的手術刀、壓舌板等,滅菌完後的廢棄塑膠,更可作成塑膠原料,再用於製造汽車燈殼、風扇、交通三角錐等非食品用途塑膠產品,讓原本要被送進焚化爐的塑膠起死回生。

依據衛福部及環保署的統計資料,104年具洗腎科別的595家醫療機構中,已有423家(71%)將洗腎產生的透析廢棄物透過滅菌後再利用,換算國內每年7萬洗腎人口產生的0.75萬公噸透析廢棄物,約有0.45萬公噸(60%)採滅菌再利用,並有逐年上升趨勢。透析廢棄物已藉由這項處理技術獲得新生命,除了可以減少塑膠資源開採所造成的污染及焚化處理衍生的排碳量外,亦可促使資源利用。

滅菌處理不僅安全可靠,對環境及資源利用亦有正面效益,環保署鼓勵醫院多多積極參與,落實深耕環保行動,並呼籲民眾對於醫療廢棄物勿過於恐懼,一同支持醫院做環保。

回到上一頁

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