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環境部新聞專區

省錢更護水質 環保署生物防治技術研究有成 減農業肥料污染

:::
水質保護
111-03-23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水保處]

為降低水體營養鹽污染,環保署發展生物菌劑、生物炭、生物性肥料等本土化「生物防治技術」,具有固氮溶磷、改善土讓環境及增加根系吸收效率等,讓作物更有效吸收肥料,以減少農業肥料使用。3位參與研究計畫的農民,今(23)日現身分享見證與農產成果,顯示該技術不僅可減少20-70%的氮磷營養鹽流失量,同時省下16-41%肥料費用,增加7-24%產量,達成提升水體水質、經濟及農產品質的三贏。

環保署水保處處長顏旭明指出,全球正在面對過度施肥造成土壤氮磷過多污染水源的問題,環保署為守護水質,過去持續以現地處理、人工溼地、草帶、草溝等措施防止污染進入水源,而現在則更是提前在源頭帶動農業從調整施肥方式、使用生物防治技術等合理化施肥措施,尋求減用肥料、植物吸收效率提高,且降低污染降低的三贏。

環保署指出,運用生物防治技術推動友善環境農業,已為國際間趨勢,歐、美、亞洲各國已陸續推出政策,此技術搭配農委會「合理化施肥」措施,可大幅減少營養鹽對水體污染負荷,同時提升農產品品質,營造合宜水體環境。環保署為減少水庫集水區農作肥料對水質影響,選定翡翠水庫與石門水庫集水區作為後續推廣對象,包括新北坪林、石碇的茶園與石門水庫桃園復興水蜜桃,將合計減少約850公噸的肥料用量,約可減少15%的肥料使用量,對於提升水庫水質將有相當助益,讓農業更加友善環境。

環保署表示,由於部分農業活動過度施肥,無法被作物吸收的氮磷營養鹽進入水體便造成污染。研究顯示,慣行施肥僅有20-50%肥料被作物吸收,其餘過量化學肥料,因沖刷、入滲造成污染水體,影響河川水體正常用途。

環保署於108-110年與國立臺灣大學進行「生物防治技術」農田試驗及推廣,運用生物菌劑、生物炭、生物性肥料等生物防治技術減少肥料使用。學者從台灣本土的土壤與水源中篩選出生物菌劑,交由農民進行試用,從一次一次的使用與紀錄中,尋求最有效的使用方式。

包括臺大農場、臺東農改場、桃園日華農場、林億峯農場、錦發農場及藍家農場等6處農田,進行萵苣、甘藍、紅肉李、竹筍、火龍果、韭菜等6項作物的現地試驗。試驗結果顯示,運用生物防治技術替代50%的肥料,較全量施肥,依農作物之種類,逕流水量與入滲水量合計約可減少20-70%的氮、磷營養鹽流失量;同時約可減少16-41%肥料費用,增加7-24%產量,不僅可維護水體水質,且可提升經濟及農產品品質。

「希望拉拉山種植水蜜桃的朋友都會願意用。」桃園復興鄉種植水蜜桃的易來富農場經營者覃明達表示,其實一開始接觸時很存疑更害怕損失,只敢拿1/5的種植面積兩分地作嘗試,但在慢慢觀察、紀錄後,驚喜發現果樹產量、與果實肉質,皆成長了20%左右,收益也因此增加了20至30%,他不但打算下一季要在自家農場全區使用,也很樂意推廣給拉拉山其他的水蜜桃農友。

種植桃園大溪日華農場主人葉日華,在施肥前將生物炭先加入土壤,活化土壤後再施肥,明顯感受到植物吸收更好,需要的肥料減量,產出的紅肉李比以往更為結實。

「保護了我們的土地,也讓大家有好水喝。」在翡翠水庫上游的坪林種植有機茶,東昇茶行主人鄭東昇從運用光合菌救活一株要死不活的蘋果樹開始嘗試,再陸續用在茶樹新苗與成樹上,明顯感受到植物吸收效率變好,不僅產量增加,且需要使用的肥料也減少了。

環保署表示,近年來,為降低農業非點源污染,持續推動各項污染削減措施,如人工溼地、草溝、草帶截流初期暴雨,對於農業非點源控制具有一定優化水體品質成效。若能再運用生物防治技術落實合理化施肥,從源頭減少肥料使用,更能提升水體污染防治成效。環保署呼籲農友,不要過度使用肥料,就可以減輕營養鹽污染水質,才有健康農業環境,期待與農友一起合作降低農業非點源污染負荷,共同建構健康、永續的水體及農業環境。

回到上一頁

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