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環境部新聞專區

面對極端高溫新常態 跨部會跨領域提升氣候韌性 守護兒少未來

:::
氣候變遷
114-11-21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

近年全球升溫加劇,「發燒的地球」已讓極端高溫成為最直接的氣候風險之一。高溫對兒少年輕族群、高齡長者,以及慢性病患者、戶外工作者與室內高溫工作環境的族群衝擊最為明顯。面對氣候變遷下的新挑戰,環境部本年6月3日成立抗高溫調適對策聯盟,公私協力共同推動抗高溫調適行動,不僅積極啟動跨部會調適作為,也願意傾聽每一位民眾的聲音,特別是兒少與脆弱族群的需求,並以更全面的行動降低高溫帶來的風險。

環境部今年首度辦理跨部會與地方政府高溫調適演練,以實際模擬方式提升中央與地方之高溫應變協作能力;試辦推出「抗高溫涼適地圖(CoolMap)」平台,提供即時高溫空間資訊與抗高溫涼適點,如遮蔭空間、飲水設施、冷氣開放場域與兒少友善地點,協助民眾因應高溫迅速規劃出行避暑動線;並辦理北中南三場「抗高溫調適行動展」吸引逾4萬人次參與,提供親子共遊同時體驗氣候科普知識與日常調適行動的結合。各部會依職掌提升脆弱族群高溫保護量能,如衛福部與氣象署推動「樂活氣象App」提供分眾高溫預警與行為建議;勞動部於6月修正高氣溫作業熱危害預防指引,強化工作者健康保護。

為因應高溫常態化,環境部於7月發布《氣候變遷風險評估作業準則》,將脆弱族群納入氣候風險分析,9月辦理2場跨部會共學工作坊,強化準則應用於高溫危害風險評估之步驟與方法;11月17日與中央部會、地方政府召開研商會,共同盤點包含高溫監測預警、健康、生態、都市環境、糧食、能源及基礎設施等面向之調適對策。同時,COP30氣候大會亦正就全球氣候調適目標(GGA)指標展開談判,將持續追蹤其最新進展,並研擬本土化之相應調適指標,各部會預計於明(115)年5月提出新一期調適行動方案(草案),並強化地方政府等多元參與及廣徵各界意見,將高溫防護制度化,納入國家整體調適行動計畫。

環境部指出,極端高溫已成不可忽視的風險,政府將透過跨部會協作、分眾保護、科學治理及在地行動,共同應對氣候挑戰。環境部與教育部、高級中學學科中心及師範大學合作,將氣候變遷納入教育課程;同時,為廣徵青年對氣候政策之意見,強化減碳行動之社會溝通,環境部114年起深入高中及大專院校,辦理氣候政策溝通會議計14場次,參與總人數近7,000人次。此外,國小學童亦能透過校園雨水花園示範,結合課程教材學習氣候調適概念。環境部亦設置「青年參與氣候行動專區」與「氣候變遷素養互動平台」,提供青少年及兒少氣候參與與線上探索互動管道,讓氣候教育往下扎根,強化對氣候理解與行動力。

回到上一頁

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