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今(17)日共同舉辦「氣候變遷風險評估作業準則–共學工作坊」,邀集中央部會及各調適領域承辦同仁與規劃團隊共同參與,共計35個單位、80人參與。工作坊從準則解說、案例分享,到分組操作、各領域風險評估實作演練,透過跨部門經驗交流與對話,共同建立一致性風險評估架構能力,攜手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挑戰。
環境部指出,「氣候變遷風險評估作業準則」自本年7月16日正式公布以來,各氣候變遷調適領域已啟動第四期「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116至119年)」之行動方案研擬,並依循該準則,展開更系統化、標準化的風險評估與調適規劃,逐步形塑領域合作的共同語言。
今日工作坊上午安排氣候變遷風險評估科研與實務連結準則操作之測試案例分享,涵蓋林業、坡地與水資源面向,協助與會人員理解準則內涵與應用方式;下午以分組實作方式進行,針對「高溫危害」及「降雨危害」兩大主題進行風險因子界定、調適差距模擬與調適選項擇定,輔導各易受氣候變遷衝擊領域據以模擬執行完整風險評估操作流程。透過案例解析與情境,讓參與者能將準則方法嘗試應用於實務,為各領域調適行動方案推動奠定基礎。
環境部強調,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高溫、強降雨、旱澇等挑戰,已非單一領域能獨自應對,需要持續性的共學與合作。透過此次工作坊,環境部期盼凝聚更多跨域行動力量,共同建構具體且可持續的氣候調適行動架構,攜手迎向未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