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為瞭解民眾對目前各項環境問題之感受,以作為未來施政規劃之參考,於今(96)年4月18日至5月8日辦理「環保施政意向調查」,主題包括「空氣品質」、「居家安寧」、「飲用水及河川水質」、「環境衛生及廢棄物」及「綜合感受」等與民生相關之環保議題。以電話訪問台灣地區20歲以上民眾,計完成有效樣本4,734份,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1.42個百分點以內。
調查結果顯示,五成六的民眾表示最近一年曾遭受戶外空氣污染的困擾,其主要污染源為汽機車廢氣,為有效改善空氣品質,相關管制措施如汽機車排氣定檢及大眾運具推廣等應落實推行。在居家安寧方面,四成九的民眾表示最近一年曾受噪音困擾,而影響生活作息最嚴重的噪音源為交通噪音與近鄰噪音。
調查發現,六成八的民眾裝設濾水器或購買礦泉水作為飲用水來源,其中以南部地區民眾裝設濾水器或購買礦泉水的比率(七成四)最高,顯見加強飲用水水質管理,確保飲水安全之迫切性;另高達八成二的民眾認為政府需投入經費與人力進行河川整治;四成一民眾認為政府對河川保護工作具有成效,認為不具成效者約三成九,足見對於河川保護工作仍須持續積極推動。
為促進資源循環利用,達成「垃圾全分類、零廢棄」目標,政府推動垃圾源頭減量、資源回收等相關措施,在民眾高度配合下,八成六的民眾對目前家戶垃圾清運情形表示滿意;惟仍有一成二不滿意,主要原因是清運時間無法配合或不準時(五成三)。
以民眾對違規張貼或噴漆廣告、未清除狗便、亂丟垃圾、公廁髒亂、水溝淤積或惡臭、空地堆置雜物或垃圾等6項環境衛生問題的看法,作為環境衛生指標,經計算嚴重度分數均在3分左右(嚴重度最高5分,最低1分),顯示民眾對於生活周遭環境衛生的感受普通,仍有努力的空間,期盼在民間與政府共同參與「清淨家園全民運動計畫」下,乾淨台灣指日可待。
評量民眾5項環保行為落實程度,包括垃圾分類放置、節省能源及用水、自備購物袋、回收利用紙張或使用再生紙、自備環保餐具或避免使用一次即丟餐具等,除自備環保餐具或避免使用一次即丟餐具為3.1分外,其餘行為皆在4分以上(落實度最高5分,最低1分),其中又以垃圾分類放置4.8分最高,顯示民眾逐漸將環保行為落實在生活中。
未來一年,民眾希望政府優先加強辦理的環保工作以環境清潔維護、汽機車廢氣排放管制,分居一、二,餘依序為工廠廢氣排放管制、飲用水安全及環保教育宣導等,環保署將參採民眾提供的寶貴意見,賡續全力以赴,維護清淨環境,建構永續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