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荷爾蒙的防制工作已成為邁入21世紀最熱門的環境議題之一。由環保署與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合辦的「第四屆環境荷爾蒙及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討會」,於今(9)日假台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舉行,產官學界三百餘人熱烈參加研討。
環保署林副署長達雄於開幕致詞時表示,為加強國內環境荷爾蒙及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並將今年甫落幕之斯德哥爾摩公約第2次締約國大會之重要議題及結論傳達予國內產、官、學界及民間單位,所以,本次會議特別邀請澳洲出席斯德哥爾摩公約會議之專家 Chris Mobbs來台專題演講。在國內方面則由環保署及衛生署就國內管制現況提出報告。本次研討會特別邀請學者專家郭育良教授、吳先琪教授、李俊璋教授、凌永健教授等20名專家提出我國在過去研究調查環境荷爾蒙之重要成果。環保署希望藉由該研討會邀集學者專家、業界齊聚一堂,並以論文發表、研究成果海報展覽、與意見交換等方式,共同勾勒出未來的因應方向及對策,以作為未來施政參考。
環境荷爾蒙物質(亦可稱為內分泌干擾物質-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因為具有類似於生物體內荷爾蒙的作用、或可能抑制荷爾蒙的正常作用,可進而改變生物體內免疫、神經和內分泌系統的正常運作。環保署表示,我國目前已公告列管255種毒性化學物質中,其中21種化學物質具有疑似「環境荷爾蒙」性質,已督促業者依「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妥善運作。
國際上管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Stockholm Convention on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已於2004年5月17日開始正式生效。環保署表示,我國目前將此公約列管12種POPs中包括滴滴涕(DDT)等有機氯農藥及多氯聯苯等共9種物質,公告列管為毒性化學物質,均已禁止製造、輸入、販賣及使用,國內已無此9種物質之運作來源;另外戴奧辛及呋喃則由環保相關法規進行污染源管制及減量,今後更配合該公約與國際先進國家同步研提我國實施計畫。在人類使用化學物質的歷史上,此公約之實施正代表全球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及環境荷爾蒙物質的影響已有所共識,而且對限制使用合成有毒化學物質在基本觀念上開始覺悟,認知到必須以更積極的作為,以防制其可能帶來的危害。
環保署表示,在環保意識日漸高昇,民眾對知的權利不再忽視的今日,希望透過研討會將相關的資訊亦能提供給社會大眾,讓我們的環境品質及國民的健康獲得更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