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為瞭解東亞沙塵暴可能對臺、澎、金、馬等地區的影響,不僅在沙塵暴期間積極監測相關空氣品質項目,該署環境檢驗所更具體發展出一套高空採樣技術,以期解開沙塵是否有可能挾帶微生物之謎團。該技術就是利用高空汽球攜帶著採樣器,當高空汽球上升至沙塵暴的影響高度時,採樣器會自動收集沙塵暴中的沙塵,當沙塵樣品採集後,直接進行培養,然後觀察是否有細菌和真菌附著到沙塵顆粒上,並進一步鑑定該菌種是否屬有害之品種。
台灣與日本、韓國同處於東亞沙塵暴之下游路徑。侵襲台灣地區的沙塵暴約略於每年冬末至隔年春季(11月至隔年5月)間發生,其影響時間,短則數小時,長則達3至5天。除了造成大氣中懸浮微粒濃度增加,導致空氣品質達不良等級外,這些經過長程傳輸的沙塵是否有可能挾帶微生物,進而干擾台灣本島的環境生態,以及影響人體健康,一直是民眾關切的議題。
環保署環檢所爲了確認東亞沙塵是否挾帶有微生物,乃在今(95)年三、四月沙塵暴侵襲期間於北縣萬里測站,刻意避開地面微生物之可能干擾,利用高空採樣技術將高空汽球升高到700至1000公尺間之沙塵暴下緣影響範圍,直接採集可能沈降於臺灣地區的沙塵樣品。根據環檢所的檢驗結果顯示,當沙塵暴侵襲時,台灣地區上空大氣中的細菌、真菌數量較平日增加5至6倍以上,且真菌的數量為細菌的20倍。此雖說明紫外線可以大量殺死細菌,但真菌孢子,能抵抗紫外線照射,而得以存活。環保署引用美國科學家的解釋,認為這些長程傳輸的沙塵微生物之所以能夠存活下來,可能是因為剛好躲在厚厚的塵雲遮蓋之下,底部的紫外線暴露水平可能只有上部的一半。因此,底層的微生物在屏蔽之下就有足夠的機會存活。
經過環檢所進一步以16S核糖體核酸分子生物鑑定技術,判定這些較平日增加的細菌,為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的P. boreopolis、P. fluorescens及P. pseudoalcaligens等菌種;Microbacterium schleiferi (微小桿菌);Mycobacterium farcinogenes (鼻疽分枝菌);Bacillus mojavensis (莫哈維芽胞桿菌)等。並以外觀型態初步判斷真菌的種類有Non-sporulating Fungi(非產孢真菌)、Aureobasidium sp.(黑管狀黄柄黴菌屬)、Trichoderma sp.(綠黴菌屬)、Cladosporium sp.(芽枝黴菌屬)、Aspergillus sp.(麴菌屬)、Scopulariopsis sp.(帚菌屬)、Geotrichum sp.(地黴屬)、Fusarium sp.(新月黴菌屬)、Curvularia sp.(彎孢黴菌屬)、Sporothrix sp.(腐蝕性真菌屬)、Alternaria sp.(交錯黴菌屬)、Penicillium sp.(青黴菌屬)及Trichophyton sp.(毛髮黴菌屬)等。
環檢所表示,平時台灣地區大氣中所採樣的細菌量為沒有,真菌含量為15 CFU/1000 L(即每1000公升空氣體積中有15個菌落),沙塵暴期間細菌量增加至17 CFU/1000 L,真菌含量增為100 CFU/1000 L。上述鑑定出所增加之細菌或真菌,多存在於一般自然環境如土壤或有機腐物中。由於台灣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暖潮濕,提供種類繁多的微生物合適的生長環境,因此大氣環境中微生物的暴露問題一直存在著。至於其危害程度環檢所將列為優先重點工作,進一步調查與研究。
事實上,環保署近年來已積極進行東亞沙塵暴之預警,及其挾雜各種成分特性之監測工作,並委託學術研究機構評估此懸浮微粒暴露可能造成之健康風險。然而,不管東亞沙塵是否挾帶有微生物或其他成分,這些能經過長程傳輸的沙塵顆粒,一般粒徑大多介於2.5到10微米,民眾在呼吸時無法藉由鼻毛過濾。因此,環保署呼籲在沙塵暴影響期間,民眾外出應佩戴口罩防護,有呼吸道疾病或哮喘的民眾、老人、小孩等扺抗力較弱者,應儘量避免外出或劇烈戶外活動,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