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政 院 環 境 保 護 署 新 聞 資 料 九十年二月一日 環保署提供
花蓮地區發生疑似漢他病毒案例,防疫及檢疫單位已採取相關適當措施,環保署基於維護環境衛生及國民健康,已發函地方環保單位加強滅鼠工作並宣導民眾整頓居家環境。由於帶漢他病毒的老鼠外觀不具異狀,但卻會經由鼠咬或吸入空氣中的帶有漢他病毒的鼠糞、尿、唾液等漂浮物而染病。所以認識鼠類、生態與防除方法,乃屬第一要務;為此,本署於今(二月一日)日與國立台灣大學昆蟲系徐爾烈教授共同辦理「民眾如何配合居家老鼠防治工作」介紹,希望籍由媒體傳達給民眾共同配合居家老鼠防治,防止漢他病毒的危害。
老鼠生存的三大要件是棲息場所、水和食物,因此我們的房舍或建築物如果沒有老鼠侵入口和合適的場所供牠們住,也沒有東西供牠們吃,沒有水供牠們喝,即使老鼠偶而侵入也無法久居,自然會離去。現在將居家老鼠的生活習性和管制方法,分別敘述如下:
﹝一﹞一般生活習性
住家周遭及室內經常發現的鼠類有三種,即家鼷鼠、屋頂鼠及溝鼠。家鼷鼠個體最小,體長六~十公分;屋頂鼠體長十六~二十一公分;溝鼠體長十八~二十五公分。家鼷鼠喜居於箱盒或破布堆中,樓層上下皆可見其蹤跡;屋頂鼠善攀越,喜居天花板或樓上,高樓大廈中也常見到;溝鼠一般體型較大,喜居於水邊,尤其是溝渠中,故稱溝鼠。鼠類生性多疑,易受嚇而驚叫,平時多藏於隱匿處,待夜闌人靜才出來活動,活動時是利用頰鬚及眼上部之長鬚,查知周圍的環境,擅長沿著牆壁或物體邊緣而行,常經之處會形成光鮮之鼠徑和留下粒形糞便。鼠類因門齒不斷增長,因此喜歡囓咬物體,由囓咬聲及咬痕可以估計出鼠群大小。此外,鼠類一般不愛吃腐敗及發霉的食物。
﹝二﹞環境管理
住家內外避免堆積雜物﹝如廢棄建材、舊家具等﹞,堆石舖平以免鼠類藏居。
修剪綠籬,清除籐蔓及雜草。
圍牆的縫隙、孔洞應以水泥封堵。
垃圾必須密封加蓋並儘速包妥清運。
如飼養禽、畜、寵物,應避免投置過量飲水、食物,並保持清潔。因為寵物吃剩的食物,如果不清除乾淨,容易招引老鼠來吃。
定期清理水溝。
﹝三﹞房舍管理
門戶嚴緊,避免門縫過大,並且隨時修補門窗及門牆破損處。真正鼠害嚴重的地方,門、窗可改用不銹鋼等材質,以免老鼠囓咬。
排水管、落水孔裝設小於○‧六公分網目的柵網。
倉庫、貯藏室定期清理,倉庫內東西應成排堆放,中間留有通路並與牆壁保持約二十公分距離,貯物架應與地面保持三十~四十五公分距離。
食品及原料加蓋密封。
廚餘垃圾不可倒入水溝內,應妥善包紮投入密封垃圾筒,並儘快清除。
﹝四﹞因應之道
民眾可自行檢查居家是否有老鼠出沒,以下方法可提供民眾辨識、防治,當居家中有老鼠或發現鼠糞、鼠囓咬痕、鼠跡、鼠穴時,應立刻進行防治,其方法如下:
沿著牆壁、牆角或鼠類經常活動的路徑,置放捕鼠籠、捕鼠夾、粘鼠板、毒餌等以捕殺鼠隻,使用捕鼠器時可用新鮮食物誘引之。
放妥捕鼠器或毒餌後不要經常變動,觀察數日,如無鼠隻前來才更動位置。此外捕鼠器須放平穩,以免搖動驚走鼠隻。
每次投下適量的毒餌,待老鼠取食後再補充,以免久置發霉。餌劑如未被取食則不宜再放餌,因為鼠隻可能不在附近活動或已被毒殺淨盡。
鼠類可藉由粗糙的牆壁垂直爬行進入高樓,尤其是屋頂鼠;溝鼠則善於潛水及游泳。因此,防阻鼠類侵入須注意技巧,如排水管應加○‧六公分網目以下之柵網,高樓住家門、窗若有破洞則須修補。
﹝五﹞注意事項
置放粘鼠板、捕鼠夾及毒餌,應選擇安全、隱蔽的處所,以免兒童、寵物等誤踩或誤食。
如果發現家裡的紗窗、紗門或木門有被囓咬的痕跡、破洞時,即應檢視是否已遭鼠輩侵入;此外,從鼠糞、鼠跡、鼠穴也可以判斷出家中是否藏有老鼠。
鼠類的食性不同,例如:溝鼠喜魚肉、穀物、有機垃圾,食性較雜;屋頂鼠喜蔬菜、水果及穀物;家鼷鼠喜穀粒,故以食物誘引老鼠時,除注意其新鮮度外,還應投其所好,方能收效。
另外針對此次疑似漢他病毒案例發生,環保署已採取相關措施,包括過年前後緊急從台北縣環保局調借四十箱(共四百公斤、八千包)老鼠藥予花蓮縣環保局緊急應用;多次連繫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擬於近日召開今年「台灣地區滅鼠週」日期議訂研商會議,並擬由原訂的十月提前至三、四月間辦理;環保署並於明(2/2)日辦理花蓮縣相關地區的環境衛生整頓現勘及輔導活動等,以協助滅鼠工作的進行;亦訂於二月二十日召開「九十年度環境蟲鼠防治協調會議」,邀集各縣市環保局參加,以加強環境害蟲及滅鼠的防治工作。
最後環保署呼籲民眾徹底做好環境整頓工作,因為防鼠工作的最高原則是「三不政策」,也就是「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很多貨品運送中就帶來老鼠,因此在船運港口倉庫、航空貨運站等地應加強檢查及滅鼠工作,居家房舍亦須避免有孔洞等出入口,防範老鼠的入侵。不讓它住的最佳方法就是經常整理居家環境,不堆積廢棄物,維持環境清潔,儲藏室、櫥櫃、水溝等都應經常清掃。不讓它吃的作法就是廚餘要包裝好並每天清除,垃圾筒內不要留有可吃的食物,食物儲存必須以容器盛裝以免被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