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環境部新聞專區

環保科技園區推動現況

:::
其他
91-11-13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廢管處 ]

以標榜工業生態化、廢棄物資源化、結合地方產業特色與學術資源,參考先進國家生態化工業區(Eco-Industrial-Park)模式,由環保署負責推動的「環保科技園區」,在各界期待下,可望在明年順利誕生。

環保署表示,這項計畫在今年九月九日奉行政院核定後,該署已成立跨部會指導委員會,並且在十月二十五日公告設置計畫甄選須知。有意願辦理的縣市政府,需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前向環保署提出計畫書,再經由跨部會指導委員會,評選決定分區(北、中、南)優先辦理區位。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國第一座,也是亞洲地區,除日本以外,第一個由政府推動設置的生態化工業園區,將在明年七月順利動工興建。

近年來,先進國家基於永續發展目標及建立循環型社會體系的趨勢,已陸續推動設置生態化工業園區。包括丹麥、加拿大、南美洲、非洲、西班牙、荷蘭等國家,已相繼設立類似園區,我國鄰近日本,更由環境省與經濟產業省合作積極推動,通過十六座生態化城市計畫,另外美國也有十七個以上生態工業區。

環保署表示,我國推動這項計畫的主要目的,除引進國外先進環保技術,結合國內人才與資源,提昇環保產業技術層次,帶動臺灣地區環保產業發展外,並將有效利用現有工業區閒置土地及促進物質循環永續利用,同時提升產業生態化,促進產業生態連結,創造兼具環境品質的循環型社會,以達到資源循環再利用、產業生態化及環保科技提昇等三重目標。

而我國環保科技園區計畫的最大特色,除了參考先進國家生態化工業園區模式外,將以國內閒置工業區土地為優先考量,引進環保科技、環保設備製造、資源回收等相關產業及環保科技研發單位,以提昇國內環保科技相關產業,成為具競爭力之產業,同時進行周圍城鄉建設,以達到區域性生態循環的理想。

這項計畫預定在北中南各設置一處園區,總面積預計為一百公頃,推動時程長達十年,中央政府預定投入總經費約五十億元,包括補助地方政府完成園區規劃、硬體建設及周圍城鄉建設,並由地方政府負責園區招商及管理營運,經費約二十七.四億元,另外補助入區廠商土地租金、生產及研發等費用,經費約二十三.四億。希望引進園區的產業,包括清潔生產技術、資源循環再利用、廢棄物資源化、再生能源產品、環保設備耗材及零組件等。依據該署評估,此計畫將引進六十家工廠投資設廠,將可創造每年三百五十億元的產值,就業人數達一千人,政府每年減少支出二十五億元以上廢棄物清理費用,同時可生產兩百五十萬公噸以上的再生產品或能源。

由於這項計畫對入區廠商將提供多項補助措施,可大幅提昇廠商競爭能力,因此環保署己於今年六月底在高雄、台中所舉辦的業界說明會中,受到國內廠商熱烈歡迎與期待。此外由於此項計畫可有效利用工業區閒置土地、發達地方產業、促進地方建設、活絡地方經濟並兼顧環境保護及資源永續利用,已有許多地方政府表達高度興趣,目前也正依據環保署甄選須知,準備設置計畫中。依照公告期程,有興趣辦理的縣市需在本(九十一)年底(十二月二十五日)前提出計畫,環保署將在明年一月完成評決,選定北、中、南優先辦理區位。獲選縣市即開始辦理招商工作,第一座示範性園區將可望在明年七月動工興建。

回到上一頁

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