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環境部新聞專區

如廁文化教案出爐 優質如廁最簡單5招您做了嗎?

:::
飲用水
107-08-15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管處]

環保署今(15)日在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舉辦第一場「優質如廁文化教案推廣種子教師訓練」,邀請全臺國中、小教師、環境教育人員、環保機關、公廁管理機關以及有興趣的民眾共同參與。該系列訓練將在全臺的北、中、南、東區巡迴辦理6場次,預計培育660位以上種子教師,未來可成為推動優質如廁文化夥伴。

環保署張子敬副署長表示,環保署自106年推動「衛生紙丟馬桶」政策,已開啟如廁文化新紀元,公廁滿意度調查結果,獲得8成以上受訪者肯定和支持!在多數民眾支持下再接再厲,今(107)年編撰優質如廁文化教案,持續推廣優質如廁教育向下紮根,希望透過教育,深化至每一位公廁使用者及管理維護者的內心,期提升國人的如廁素養。

本次如廁文化教案著重於實作,如「優質如廁行為」課程配合「敲敲、關門、上、沖、洗」5個行動與口訣:先敲廁所門確認是否有人、再關廁門(注重自己隱私、尊重他人)、蹲(坐)好位置、如廁後使用適量衛生紙擦拭、衛生紙丟入馬桶、馬桶沖水及使用適當水量洗手,依前述步驟培養學童做好進入廁所後的使用過程;課程活動「如廁用紙大玄機」,取用市面上數種常見如廁用紙,簡易實驗比較其於水中的分散變化;「廁所清潔與管理訓練」,以「清、掃、刷、擦、拖、整」口訣,系統性教導廁所內清潔方法,讓廁所「不髒、不濕、不臭」。

環保署表示,目前國內許多公廁管理單位,如中油公司將馬桶更換為免治馬桶,為消費者打造賓至如歸的如廁感受,讓廁所「不髒、不濕、不臭」,改變民眾過去對公廁總是簡陋、濕臭的刻板印象,藉由改造公廁環境,帶頭提升國內公廁文化。

公廁使用與清潔是國民衛生教育的重要一環,透過該系列種子教師的培訓課程,將如廁教育的種子散播出去,增進民眾對於如廁禮儀的認知,培養如廁新習慣,珍惜公廁資源,提升環境整潔及生活品質。環保署表示,該系列訓練課程將於9月中旬結束,每場次名額有限,請有興趣的教師、環境教育人員、環保機關、公廁管理機關以及民眾儘早至網站(https://ppt.cc/fRzBbx)報名參加,以免向隅。

回到上一頁

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