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輕臺灣中南部地區空氣品質不良好發期間之負擔,環保署於12月7日至9日期間,再次發動中南部地區10個縣市環保局進行聯合稽查。考量這段期間的指標污染物為PM2.5,故仍鎖定營建工地、露天燃燒熱區或港區等逸散性污染源執行稽查。總計在54處工廠或工地等查獲7件違規及4件限期改善情事,預估共處分51.2萬元。而另以截至109年12月7日與108年同時期空氣品質來看,全國空品不良 (AQI>150) 站日數從108年的386站日減少到今年的233站日,顯示在民眾、企業與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空氣品質正在逐漸改善。
環保署表示,臺灣因為地形及氣候因素,秋冬季節容易受境外污染移入及本地污染排放影響出現空品不良情形。為減輕這段期間空氣品質的負擔,該署今年度自10月以來,已聯合中南部地區縣市環保局,發動多次聯合稽查,提醒並督促全國的事業與民眾共同謹慎面對空品不良好發季節。在本次行動中,臺中市及臺南市及屏東縣皆出動無人飛行載具(UAV)協助稽查營建工程及露天燃燒熱區,彰化縣鎖定工廠為稽查重點,南投縣針對裸露地揚塵執行稽查,環保署督察大隊也分別與高雄市及台中市合作,在高雄港及台中港區稽查裝卸作業,其餘苗栗、雲林、嘉義縣市等也分別投入人力參與行動。總結成果,彰化縣查獲5家工廠有超出許可量,以及與台南市各有1處污染路面的違規情形,其餘苗栗縣及雲林縣則共發現有4處逸散污染源有輕微缺失,均已予以限期改善。
環保署表示,綜整此次稽查成果可以發現,民眾露天燃燒情形已經大幅減少,工地等逸散源方面雖然仍有發現缺失,但違規程度已減輕許多,顯示民眾與事業已逐漸有正確的認知。至於有工廠操作超過許可量的狀況,環保署呼籲業者不僅應符合許可規定,在空品不良季節中更應該妥善操作,努力減少污染排放量,不但可以避免受罰,也能為空氣品質及民眾健康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