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為結合民間力量一起推動環保並表揚優良案例,於6月4日(環境日前夕),在喜來登飯店舉辦「環保模範社區、環保團體、環保義工、優良環保專責人員及環保局人員」5種獎項共計77名聯合頒獎典禮,以彰顯各社群對環保長期關注及奉獻。
代理署長蔡丁貴表示,台灣的環保因為這些不同社群的努力而持續穩定的進步,他們都是推動環保最有力量的推手,希望在環境日前夕,透過這樣拋磚引玉的表揚活動,除了讚揚他們辛苦的努力付出外,更讓台灣人知道有這麼多人在為我們的環境而守護,期待更多的人都可以投入環保的工作,從自身做起,打造一個乾淨的生活環境。
投入環保工作是不分年紀的,今年已經85歲高齡住在嘉義縣東石鄉的董水柳老先生,是本次接受表揚「環保有功義工」中最年邁的一位,雖然年紀已大但身體依然硬朗,平日走動社區巡視環境整潔,發現大型廢棄傢俱或有人偷倒廢棄物,必定親自勸告並通報環保單位清理,董老先生更在村內推行芒果樹(行道樹)的認養活動,身體力行親自照顧,這樣為環境而努力的奉獻精神,更帶動年輕一代投入環保工作的行列。
而環保工作更是不分智能,因為中、重度心智的障礙,只是生命中部分的殘缺,對於「環保有功團體」優等的苗栗縣私立廣愛教養院來說,他們用最簡單的資源分類回收,來證明就算天生的不完美,也可以讓環境更完美,從一開始不被社區所接受,到現在居民都會主動為他們留下可以回收的寶特瓶和紙張,甚至因為他們對環保工作的成果,讓一些商家知道,其實心智障礙的朋友也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樣,更讓他們能完全融入社會,到目前為主,已經有5位院生在便利商店、早餐店、自助餐店做一些清掃的工作。環保的工作不但讓院生獲得極大的成就感,更讓他們可以被社會所接受,進而能夠獨立的生活。
另外社區環境的推動是最草根活動的開始,就像這次獲選優等「環保模範社區」的台中縣大肚鄉蔗廍立全社區,原是老舊髒亂、荒草叢生、人口稀少,後來因為利用當地特有的新能源-風力,發展出小型的風力發電,雖然經濟價值不大,但卻成了社區景觀地標,凝聚村民向心力,而這些貢獻和改造,使社區變得更舒適,讓原本人口只有40戶的社區,又重新注入100多戶的新活力,房價也相對翻升2倍,做環保不但使環境變的美好,更繁榮了當地的經濟並帶動成長。另外一個「環保模範社區」嘉義市東區王田里社區,擁有篳路襤縷的開墾精神,將一塊雜草叢生的廢地,搖身變成最美麗的社區公園,並建造資源回收中心-「五福亭」,回收量更占嘉義市地區之冠,不過「五福亭」的經歷卻不像它的名字那麼有福氣,曾經歷過一次大火,將房屋燒的面目全非,但靠著居民的努力,奇蹟似的只花了一天的時間,就恢復了原來的面貌,就是這樣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凝聚了居民的向心力,更使環保的推動能永續發展下去。
頒發獎項分別為:「環保有功團體」優等5名、甲等8名;「環保模範社區」優等10名、甲等12名;「環保有功義工」優等10名、甲等12名;「優良環境保護專責人員」10名和「優等地方環境保護人員」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