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環境部新聞專區

展望新的一年,環保署規劃推動新興廢(污)水處理技術

:::
水質保護
110-02-13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水保處]

為強化廢(污)水管理,提升水體品質,環保署持續推動各類污染改善措施,並於新的一年規劃推動新興廢(污)水處理技術研發與驗證,期藉導入廢水處理新思維,提升國內整體產業廢水處理技術,並協助產業積極改善,符合新增加嚴管制規範。

環保署說明,國內產業型態多屬中小型規模業者,受限於廠房空間限制,以及增加廢(污)水處理設施衍生之操作成本等因素,業者改善意願普遍偏低;另近年來受到國人高度關注藥物與個人保健用品(Pharmaceuticals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等新興污染物,不易藉由一般傳統廢水處理程序去除或降低其濃度,為解決產業界現階段廢水處理系統之技術瓶頸,實有必要提升廢(污)水處理技術,朝低污染(Low pollution)、低耗能(Low energy consumption)、低成本(Low cost)、低度空間使用(Low space)及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 (4L+C)方向發展。

環保署規劃今年與學術單位合作,就「綠色分離」、「循環回收」及「高效去除」分別推動電容去離子、氨氮氣提循環回收、非熱電漿等技術,茲就相關技術說明如下:

  1. 電容去離子係為施加低電壓於具高比表面積及導電性之奈米孔洞電極,利用電吸附原理,使離子或帶電的污染物質從水體中分離,達到淨化水質的目的,該技術能源耗用低,且具環境友善性,可與再生能源(如太陽能)結合,藉由充電/放電完成電極再生程序,不需要添加化學藥品,可直接應用於廢水中重金屬(如砷、鉻等)、氨氮、硝酸鹽之分離。
  2. 氨氮氣提循環回收係提高廢水pH值至9以上,使水中銨離子形成分子態氨氮,再利用氣提塔通入之空氣吹除,排氣時以鹽酸水溶液吸收氨氣,將其轉換為氯化銨,再經減壓濃縮產製固態「結晶氯化銨」,可回歸供電鍍製程原物料,進而促使資源化再利用。
  3. 低溫電漿方式係在兩電極間施加高電壓,誘發電漿放電;放電之過程產生自由基、臭氧及電子,可氧化或分解污染物,並處理難分解有機物(包含抗生素、染料、含氯有機物等)及氨氮,具有可同時去除多種污染物、破壞及去除污染物的效率高、設備占地小、維護便利及廢水水質條件限制少等優勢,同時該技術亦無衍生二次污染之問題。

環保署表示,上述新興廢污水處理技術將以實廠廢(污)水示範驗證,進而評估其處理成效及效益,未來更期待透過技術媒合以及技術輔導方式進行示範與驗證,並以產業聯盟或自主削減之方式持續推動,共創經濟與環保雙贏局面。

回到上一頁

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