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是廿四節氣的「立夏」,時序入夏,紫外線也逐漸增強。根據環保署歷年監測資料顯示,紫外線指數達過量級以上(UVI≧8)多發生於5月至8月,尤其以每天中午前後2小時期間紫外線最強,環保署提醒民眾,宜避免在戶外長時間曝曬,外出時做好適度防護措施。
環保署表示,目前在全國的空氣品質監測站中,有19站設有紫外線監測儀,通常每年5月份起,紫外線測值開始攀升。5月份紫外線指數達過量級(UVI≧8)以上比例平均達56%,其中達危險級(UVI≧11)占15%;在7月份時紫外線最強,過量級以上比例最高達72%,其中危險級占30%。
環保署指出,通常太陽輻射強度於中午期間最強,紫外線指數出現過量級以上的時間多發生在中午前後2小時,其中12時出現的比例達48%最高。就空間分布來看,紫外線達過量級以上的地區,以東部地區(宜蘭、花蓮、台東)最高、南部地區(台南、高雄、屏東)其次,而以北部地區(基隆、台北、桃園、新竹)最低。
環保署隨時公布最新的紫外線監測資訊於網站中(http://taqm.epa.gov.tw),民眾可多利用該網站查詢最新結果,做為外出及活動安排之參考。亦可透過Plurk、Twitter及Facebook網站,將該署服務帳號(皆為epa_uv)加入為朋友,當紫外線指數達危險等級時,即可獲得訊息。環保署建議外出時做好防曬措施,防範措施建議如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