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環境部新聞專區

環境部舉辦「2025亞洲碳定價論壇」 攜手國際夥伴擘劃綠色轉型路徑

:::
氣候變遷
114-09-23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

為深化國際碳定價政策交流,尋求我國中長期碳定價策略最佳路徑,環境部在今(23)日舉辦「2025 亞洲碳定價論壇」,本次論壇由德國排放交易局擔任知識夥伴,邀請歐洲及亞洲鄰近國家的碳市場專家,與我國產官學研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全球碳交易制度的發展趨勢與挑戰,期望透過經驗借鏡,協助我國規劃兼顧溫室氣體減量與經濟永續發展的政策措施。

深化台德合作 奠定永續基礎

環境部表示,我國碳費制度已於今(2025)年正式上路為我國邁入排碳有價時代的重要里程碑;針對年排放量超過2.5萬公噸的製造業與電力業,將依其今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明年5月繳費;碳費制度以減量為目的,企業若提出符合指定目標的自主減量計畫,即可適用優惠費率,值此我國推動碳定價制度的關鍵時刻,期盼透過國際經驗的分享與政策交流,協助各國共同面對減碳與經濟永續成長的挑戰。

德國在台協會處長狄嘉信(Karsten Tietz)及環境部顧問Dr. Jürgen Landgrebe 亦出席致詞,臺德雙方自2018年起即展開碳交易量能建構的合作,今年6月份,彭部長親自率領「綠色成長聯盟」成員代表,赴柏林實地研習,深化雙邊合作;作為具體合作成果之一,臺灣碳權交易所(TCX)亦已於今年6月27日與歐洲能源交易所(EEX)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借重其成熟經驗,為臺灣碳市場發展奠定基礎。

聚焦雙軌策略 研討碳定價路徑

上午場次議程聚焦於歐洲碳定價制度分享,德國排放交易局V3部門主管Prof. Dr. Daniel Klingenfeld率先分享歐洲與德國豐富的碳交易經驗,深入剖析制度設計與市場管理實務;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總監Alistair Ritchie則就亞洲碳市場的現況與未來發展進行分析,為區域政策對話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方向;我國則由環境部氣候署署長蔡玲儀向與會者說明我國碳費制度的架構與未來的碳定價規劃,展現我國在氣候治理上的政策理念與發展策略。

借鏡亞洲經驗 剖析多元減碳實踐

下午場次則深入探討亞洲各國的推動經驗,日本GX推進機構總經理Sawako Tada介紹了日本GX-ETS的制度架構與推行策略,該制度以「從自願到強制」的分階段推動為特色,初期鼓勵企業在「GX聯盟」中自願交易,逐步過渡至強制性市場;韓國代表分享該國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制度(ETS)的最新發展與推動現況,其ETS特色為覆蓋範圍廣,並已邁入允許金融機構等第三方參與的階段,以增加市場流動性;印尼代表則分享了該國ETS的推動經驗,其最顯著的特色是採取「行業先行」模式,初期聚焦於占全國排放量大宗的燃煤發電業,未來再逐步擴大至其他產業。透過講者分享,與會者得以瞭解亞太地區碳市場的多元設計與運作概況。

凝聚政策共識 擘劃ETS未來藍圖

論壇的最後藉由國內、外專家與所有與會代表共同對話,聚焦於碳市場發展策略、區域合作模式及未來政策挑戰等核心議題;環境部表示,期望透過各國寶貴經驗的激盪,為我國逐步建構碳排放交易制度提供堅實的參考基礎,並加速與國際碳定價趨勢接軌;未來,也將持續汲取國際實務經驗,完善我國碳定價制度,以穩健實現減碳成效與經濟永續發展的雙贏目標。

回到上一頁

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