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環境部新聞專區

環境部積極透過跨域結盟針對廢棄物非法棄置案件嚴懲重罰

:::
環境污染督察及環保犯罪查緝
114-04-08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

媒體報導我國廢棄物清理法針對非法棄置廢棄物案件,罰則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無法遏止非法棄置案件的發生,與目前環境部積極透過跨域結盟,針對廢棄物非法棄置案件嚴懲重罰,讓違法者得不償失之事實不符。為有效杜絕違法者任意棄置廢棄物,近年環境部除對違法者裁處罰鍰外,亦透過跨域結盟積極查辦犯罪行為,司法與行政手段多管齊下,包括處以罰款、科以刑責、追償犯罪所得及要求進行環境復原等。非法棄置廢棄物案件如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第46條,可處一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1500萬元以下罰金,另外,也會追償犯罪所得及要求進行環境復原,讓違法業者得不償失,付出嚴重的代價。有不少案件違法者除被判刑之外,並被追償數億元之犯罪所得。

環境部表示,為讓非法棄置廢棄物之違法者付出更嚴重之代價,目前正進行廢棄物清理法修法作業,針對棄置廢棄物違反廢清法46條之行為,修法草案已將最高刑度從5年提高至7年,針對棄置地點如為生態敏感者,更將刑度提高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將罰金提高為新臺幣2,000萬元。

廢棄物非法棄置危害環境事件是環境部高度重視問題,除透過檢警環結盟跨機關合作打擊環保犯罪外,亦運用科技工具及導入AI人工智慧,建置智慧圍籬系統,以車輛辨識技術及即時監控等功能,使廢棄物清運車輛無所遁形,有效嚇阻不法情事發生,經統計自104年起至今,查獲2,559件環保犯罪案件,查扣機具數計992部。

環境部強調,廢棄物非法棄置案件趨向集團性、組織化與跨區域犯罪,增加查緝困難度,為精準打擊目標,除持續跨機關合作查緝外,將透過「強化全國廢棄物流向遠端數位管理智慧決策計畫」,擴大布建車牌辨識及e-Tag系統,完善智慧圍籬網絡,並建構執法智慧決策中心進行遠端執法,從源頭防範不法情事。

回到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