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環境部新聞專區

場址管理邁向綠色永續韌性,環境部國際研討會熱烈交流

:::
土壤及地下水
114-11-26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

為推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管理邁向永續韌性,環境部於114年11月26日年舉辦「場址管理新篇章:綠色永續韌性整治國際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共襄盛舉,探討綠色永續韌性整治(Green and Sustainable Resilient Remediation, GSRR)的最新趨勢與實務應用。環境部顏旭明署長親臨會場參加開幕式,並為綠色整治技術攤位展示揭開序幕,吸引超過120位國內外產官學界人士參加並熱烈討論。

顏旭明署長於開幕致詞時表示,全球氣候變遷帶來極端氣候事件,如暴雨、淹水及乾旱,均可能影響污染場址管理的穩定性與整治成效。我國自2022年導入永續韌性整治概念,搭配我國已累積多年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調查技術、整治工法及管理制度等經驗,積極推動GSRR,將整治行動從「污染去除」升級為「永續韌性」的新思維,兼顧環境保護、防災能力與資源永續。

顏署長特別強調,污染場址管理同時也已經成為企業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環。本次研討會特別介紹企業在推動CSR(企業社會責任)和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時,應將污染預防改善、環境治理韌性的議題,內化為企業永續經營的DNA中,例如:整治行動是否節能減碳、設施能否具韌性因應極端氣候、污染減量與場址再利用是否能轉化為企業永續價值,均是本次研討會討論的主軸,同時也是廣大企業界目前重視的核心議題。

此外,本次研討會邀請來自日本、英國及歐盟的重量級專家,分享國際GSRR發展脈動與實務案例,同時介紹臺灣在地推動成果,包ESG思維融入場址管理、提升整治技術永續性,以及建構兼顧防災與環保的整治模式。現場也設置「綠色整治技術展示攤位」,展示國內包括綠色技術、智能監控系統及GSRR推動成果等創新技術及實作成果,啟發與會者思考更多潛在應用情境。

環境部表示,土壤與地下水為國家重要基礎資源,污染管理與永續整治是確保土地安全、資源永續的重要任務。透過國內外專家交流及跨域對話,我國GSRR將在制度、技術與企業執行面持續發展,為臺灣土地永續韌性注入新動能,並期待為亞太區域土水環境保護,做出更多的貢獻。

回到上一頁

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