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挾帶驚人雨勢造成宜蘭縣蘇澳鎮及周邊地區多處重大災情,環境部隨即調度鄰近之新北市及桃園市支援抓斗車、卡車、山貓及洗街車,協助宜蘭縣災後環境復原工作。截至11月14日止累計支援抓斗車10台次、卡車20台次、山貓20台次、洗街車4台次,及支援人力78人次,並持續與宜蘭縣政府保持聯繫,視實際需求即時支援環境復原工作所需機具及人力。
環境部114年度補助各縣市新臺幣4,668萬元,採購天災後環境復原所需之藥品、機具等,建立全國環保機關物資雲端平台,以利即時靈活調度物資供受災縣市使用。另本次風災後,本部立即函文提醒各地方環保局,加強受災地區環境巡檢、孳生源清除(積水容器)及溝渠清疏等工作,並於風災衍生廢棄物清除完成後,儘速進行環境清潔及消毒工作,以降低登革熱疫情傳播風險,防杜環境衛生問題發生。並宣導民眾災後使用漂白水進行環境消毒事宜。
災後污水與積水能造成登革熱疫情之外,也可能導致鉤端螺旋體、類鼻疽等傳染病,這些疾病多透過接觸受污染的水體或土壤傳播。因此,風雨過後清理家園,要加強落實個人衛生防護!在環境復原初期,清理時應等待積水退去並確認供水供電系統安全後,再進行清掃,也要留意居家結構損壞或家具傾倒,防範物品掉落與滑倒等意外。清理過程可穿著膠鞋或雨鞋、配戴手套與口罩,避免自身或身上的傷口直接接觸污水及淤泥。
此外,環境部也同步啟動全臺飲用水水質監測作業,目前所有監測結果皆顯示水質安全,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民眾可安心使用。
風災帶來的不僅是災害本身,更是災後環境衛生管理的挑戰,重建家園的同時,提醒大家加強自身安全意識。唯有大家齊心協力,落實清除積水、防治登革熱與注意自身環境與飲食安全,才能守護家園與社區健康,攜手度過災後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