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嘉勉各地方政府在環境保護上的努力付出,環境部特於今(3)日在環境部舉行「113年度環保績效考核績優機關頒獎典禮」,並由彭啓明部長親自授獎予每個獲獎單位。彭部長除了肯定所有第一線環保同仁的專業投入與執行成效,更以「有願就有力」這句話勉勵大家,希望所有環保機關的同仁都能因應當前淨零及減碳趨勢,結合公私部門力量,以及利用AI等科技工具在業務上持續精進,為民眾打造優質生活環境。環境部表示,年度考核包含「環評與環教」及「空污防制」等9種分項業務,總合後由彰化縣、新竹市、高雄市、屏東縣、宜蘭縣及桃園市等6個縣市獲得總成績的特優獎項。
環境部表示,在這次考核中看到各縣市都能因地制宜,發揮自身優勢、資源及科技在每個環保面向創新發揮,解決問題並爭取佳績。例如獲得6項特優的彰化縣政府,能運用AI智能判煙系統監控溪州焚化廠,以及配合淨零綠生活政策在「甜蜜無塑憶蔗香」中融入永續市集概念;同樣獲得6項特優的新竹市政府以「循環方舟」無人回收站首創牛奶瓶精細回收技術,以及結合竹塹古城文化底蘊設計生態探索小旅行,還有導入AI自動偵測路面髒污,將市容管理智慧化;此外,高雄市及屏東縣政府均獲得5項特優,其中高雄市成立「淨零學院」協助產業、政府培育淨零人才,提升企業減碳能力,另以衛星影像與無人機技術追蹤污染源頭,提高稽查精準度;屏東縣則協助農民農業轉型,從檳榔轉作可可並取得全國首張碳標籤認證巧克力,以及在宮廟活動中推動使用循環容器,減少一次性用品消耗。
環境部最後表示,辦理環保績效考核的目的除了希望給予地方政府鼓勵與肯定外,也期許能透過這個機會讓各縣市彼此交流學習,成長創新。因為環境保護是普世價值,而隨著臺灣社會環境素養的提升,民眾對環境品質的期待也越來越高,尤其當前國際上對淨零排放以及氣候變遷等議題的重視,環境保護工作仍有賴中央與地方政府通力協作,透過多元創新手法來全面推展政策,才能持續提升臺灣環境品質,保障國人健康福祉,實踐環境永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