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環境部新聞專區

碳有價,轉型有路:臺灣雙軌碳定價政策體系成形 借鏡國際經驗穩步推進邁向永續

:::
國際環保與合作
114-07-22 [環境部綜合規劃司]

碳定價不僅是減碳重要工具,更是趨動綠色成長的關鍵。我國碳費制度已於今(2025)年正式上路,日前環境部也提出碳定價實施路徑,未來將結合「碳費制度」與「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制度(ETS)」雙軌並進,以排碳有價結合市場機制,形成完整的碳定價政策體系,帶動產業穩健轉型,促進綠色永續發展。

今(22)日舉行的「2025國際企業論壇『定價而行 與國際對接策略』」,邀集歐洲在臺商務協會(ECCT)、美國商會(AmCham Taiwan),及多家外商企業與政府部會代表,針對我國碳定價設計、產業轉型挑戰及國際合作機會進行深入交流,借鏡國際經驗,作為後續推動的重要參考。

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碳定價制度不僅是全球公認重要的減碳策略,更是產業邁向淨零的轉型引擎。臺灣長期在高科技製造與供應鏈領域具備競爭力,也擁有推動綠色成長的關鍵潛力。我國碳費制度已於今(2025)年正式上路,針對年排放超過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電力與製造業者徵收碳費,並設計提出優惠費率機制,引導企業積極推動減碳措施、投資低碳技術與綠色製程。此外今年6月也首次帶領「綠色成長聯盟」成員共同赴德國參與碳定價研習營學習第一手資訊,期能於西元2026年建立試行ETS制度,對此,透過利害關係人的教育與溝通,強化循證治理與資訊公開,鼓勵各界利害關係人與民眾透過踴躍參與環境部舉辦之論壇活動及造訪環境部官方網站,接收最新與正確的資訊。

環境部於本論壇中分享我國淨零排放路徑與碳定價策略,指出儘管美國已退出《巴黎協定》,目前全球多數國家尚未因此調整既有政策或做出重大決策轉向。面對全球經貿局勢變動(如美國採行對等關稅措施),臺灣仍將堅定推進淨零目標,透過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持續研擬相關法規以銜接國際趨勢,佈建資金挹注與誘因機制、培育綠色人才,並導入碳定價工具,結合公聽會及溝通活動,轉化挑戰為契機,穩健前行。

經濟部則於論壇中介紹政府協助企業因應碳定價與淨零轉型之具體措施,說明在碳定價等推動因素驅動下,已展開多項人才培育與節能輔導,以支援企業面對轉型挑戰。未來,經濟部將與環境部持續攜手合作,共同擴散碳管理與學習資源、深化淨零人才培育、促進產業創新,並積極協助企業邁向智慧化與低碳化轉型。

綜合對談中,與談者認為碳定價制度勢在必行,無論對外資還是國內關鍵產業而言,均需要穩定與一致的政策、公開透明的資訊平台、以及逐步與國際接軌的發展路徑,藉此讓產業脈動搭配國際減碳與經貿趨勢,蓬勃發展。透過本次論壇,環境部期許持續打造更完整的政策溝通平台,凝聚多元觀點,深化產業與政府之間的信任與合作,促進跨域協作與創新。

回到上一頁

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