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立法院「環評實務問題與制度改革公聽會」之意見,環境部表示,已於113年底委託環境法律人協會辦理「環評總體檢」,歷經多場公民咖啡館討論,匯集環保團體、學界與開發團體等各界意見,已完成「環評制度關鍵議題檢討報告」。目前正廣泛蒐集各界對環評制度的建議與共識,預定於今(114)年底提出精進措施,後續將再徵詢各界意見、凝聚共識後,研修環評法或相關法規,以期制度兼具專業判準與程序正義。
環境部強調,為落實公民參與與審查透明,已自今年7月1日起試行旁聽與發言新制,開放20名民眾全程旁聽並可登記發言,並要求開發單位就公民提問予以回應;另於9月1日第2屆環評委員上任時,亦向委員說明民眾參與機制及審查迴避規範。
關於環評委員專業與審查獨立性,環境部指出,第2屆環評委員名單中任職於環工相關科系之人數與近幾屆接近,計有7位,且其環工領域涵蓋空氣品質、水資源、廢棄物、關注性化學物質及健康風險評估等專業,強調審查依據為科學數據與專業判準,且並非所有開發案都必然通過(例如近期彰化大城陸域風機案即經環評委員認定不應開發)。
環境部歡迎各界提出具體建言與監督,將納入「環評總體檢」及後續修法方向之廣泛討論,與社會各界共同維護我國環評制度之專業性、公正性與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