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官方網站推出升級版「雨水花園專區」(https://www.cca.gov.tw/raingarden/),融合監測數據與環境教育,展現雨水花園保水降溫成果,打造全民共學綠色平台。並與美國羅格斯大學合作舉辦「臺美校園雨水花園推廣」線上交流,串連臺灣與美國共7所學校,讓兩國師生共同學習如何透過雨水花園應對極端降雨、提升校園韌性。
環境部自109年起,於全國北、中、南建置15處多功能雨水花園示範設施。「雨水花園專區」以數據結合環境教育推廣,呈現保水、降溫與生態效益。專區介接IoT即時監測資料,並以「基地剖面示意圖」與「場址改造成果」圖像化展示設計概念與成效,同時提供教案、影音、懶人包與技術手冊等資源,協助學校與社區推動綠色行動。網站亦設有線上諮詢,鼓勵全民交流與參與,共同打造具韌性的海綿城市。
另外,氣候署與美國羅格斯大學開展了積極的國際合作,於10月辦理之線上研討會,串連臺美7所學校的師生,包含臺灣的桃園市新街國小、忠福國小、臺中市大智國小、高雄市大同國小,以及美國紐澤西州的The Albrook School、Bartle Elementary School和Frances S. DeMasi School (合計117人參與),讓臺灣和美國的學校師生共同學習如何推動校園雨水花園,並探討如何應對極端降雨等氣候挑戰。這次跨國交流不僅加強了兩國在氣候調適方面的合作,還讓學生們體驗到了更廣闊的世界,並與其他國家的同齡人分享對氣候的關心與行動。
氣候署表示,氣候變遷帶來極端降雨與熱浪等挑戰,如何提升校園與社區的調適韌性,是當前的重要課題。雨水花園兼具教育與調適功能,校園更是培養環境意識的起點,透過這座生動的戶外教室,能在孩子心中種下「面對氣候變遷、共同守護地球」的種子。氣候署也邀請全民一起行動,從了解雨水花園開始,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共同打造更綠、更永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