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今(9)日召開「2035年國家自定貢獻(NDC3.0)草案座談會」,邀請民間團體及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會委員等參加,並線上直播。會中由環境部說明草案重點,各部會亦即時回應現場意見,展現政府落實公開透明與社會溝通的決心。
環境部指出,《巴黎協定》要求各締約方每五年提出或更新「國家自定貢獻」(NDC),並依「清晰、透明與可理解資訊(ICTU)指引」撰寫NDC3.0,應涵蓋2035年減碳目標,目前已有30國提交,約占全球排放量21%。我國雖非締約方,已於2016與2022年提出NDC1.0及NDC2.0,今年1月亦提出「國家減碳新目標」:2035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相較2005年減量 38±2%。
本次NDC3.0草案內容,在減緩與調適行動上,強調落實《氣候變遷因應法》、能源轉型、綠色金融與碳定價,並結合數位與綠色產業雙軸轉型;新增「淨零永續綠生活」與「社區驅動」;納入性別平等、兒少福利、人權及公正轉型,並建立綠領人才培育機制。環境部表示,為加強社會溝通與共識凝聚,已辦理10場部門旗艦計畫溝通會議及多場人權、性別、兒童、技術議題座談,下半年將走入大專院校,持續深化交流。
環境部補充,今日座談會民間團體關切能源、產業轉型及碳匯議題,現場各部會代表立即回覆說明,此外有關針對外界關注的減量目標、部門策略及氣候治理,環境部均依《巴黎協定》精神與《氣候變遷因應法》規範,應用科學模型、行動方案及中央地方分工協調機制,落實國家自定貢獻。
環境部強調,NDC3.0是臺灣未來十年減碳藍圖,也是落實《巴黎協定》精神重要展現。後續持續透過「氣候資訊公開平臺」(https://gov.tw/Pt1)及大專院校座談會(https://gov.tw/fYY),廣納意見後,報院核定且對外公開,為全球控溫1.5°C目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