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需要從農場到餐桌,各個環節緊密相扣,有效管理,環保署化學局自105年12月底成立後,持續與衛福部及農委會合作,從食品鏈源頭的環境及化工原料業、生產端的農畜水產品至市場端產品,從農場到餐桌,跨部會共同維護食品生產環境,以保障生產者權益及消費者健康。
環保署表示,三部會署每季由副首長聯合主持召開辦理「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協調會報」,即時討論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資訊,並在環境面超前部署,對高風險區域持續監測,如發現環境、農畜水產品或食品生產環節中有污染風險,將立即跨部會通報,進行共同監測、溯源採樣或緊急應變,以確保農畜產品生產環境與食品安全。
此外,在源頭控管具食安風險疑慮化學物質方面,環保署106年至109年持續每年均完成國內逾3,000家次化工原料業者輔導訪查,輔導落實業者自主管理,更跨部會合作辦理民俗節慶專案聯合稽查輔導,並於109年篩選124家食安高風險的兼售食品添加物之化工原料業者進行聯合稽查。
環保署指出,為加強上游具食安風險疑慮化學物質運作業者的管理責任,進一步避免這些化學物質系統性流入食品鏈,已公告玫瑰紅B、蘇丹色素等20種(27項)具食安風險疑慮化學物質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環保署並於108年1月16日完成修正公布「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新增「關注化學物質」專章,將持續評估具食安風險疑慮化學物質,研議管理。
環保署強調,今年也將持續跨部會合作,從農場到餐桌強化食品鏈中各環節的生產管理,避免食品在生產過程中遭受污染,以維護國民健康,讓民眾安心健康過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