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公害陳情案件統計出爐!依據環保署統計,105年全國各級環保單位共受理26萬1,656件公害陳情案件,也就是說平均每2分鐘就受理1件陳情案,尤其異味、噪音再度蟬聯最受民眾關心的污染。
環保署表示,根據105年統計分析發現在8萬4,949 件異味污染陳情案件中,燃燒行為達2萬3,620件占27.8%,其中露天燃燒廢棄物、垃圾、雜草樹枝等行為最為嚴重,而且有逐年遞增的趨勢,陳情高峰則出現在10、11月,研判除了部分工廠利用廠區內燃燒廢棄物或廢料外,一般民眾準備利用空地種植冬季蔬菜前進行除草整地,或水果收成後進行剪枝,並將雜草、樹枝等收集燃燒,成為近年大眾關注空氣污染問題,亦導致陳情案件不斷攀升。因此環保署呼籲,近年環保單位已經廣泛利用無人飛機或移動式監視器追查污染行為人,請大家若有修剪枝葉或清除雜草後,千萬不要貪圖方便順手點火燃燒,否則將被處罰5,000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若是工廠更可能被處罰10萬到100萬元罰款。
105年噪音陳情案達8萬3,749件,雖然比104年降低近1萬件,但是營建工程施工噪音、道路施工、商業行為擴音設備、馬達、抽風機等噪音陳情案件仍然居高不下。主要原因除業者對於機具使用與保養待改善外,噪音源與民眾生活空間缺乏有效緩衝帶,也已成為陳情主要原因之一,環保署表示,依據噪音管制法規定,噪音量測除了在噪音源周界外,也可以就陳情人指定的生活空間檢測,因此建議陳情人可以提供正確地址,讓稽查人員到家裡測量噪音情形,比較能夠了解實際噪音污染狀況或找到正確污染源,以徹底解決噪音困擾。
針對重大環境污染案件環保署基於捍衛環境正義考量,已組成健全專案審查小組審核運作,並以公平、公正原則發給獎金,於106年6月修正完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接受民間捐款鼓勵檢舉重大水質污染案件及事業廢棄物污染案件專案執行要點」,其修正重點包括:重大污染案件定義、新增吹哨人獎勵制度,檢舉人現為或曾為被檢舉人之受僱人者,每案加發獎金新臺幣30萬元,以鼓勵及促使受雇者勇於揭露雇主違反環保法令行為。
環保署表示,雖然目前全國環保稽查人員僅約1,200人,要處理平均每2分鐘就有1件陳情案,確實辛苦,為解決污染問題,特別針對一再陳情案件檢視內容後必要時會採取專案處理,對於少部分特定陳情人長期連續陳情案件,則建置「特殊陳情人」名單,徹底查明陳情是否具污染事實或屬於個人情緒抒發,已採取相對有效處理方法,自105年5月建置「特殊陳情人」今年7月,陳情最多前 10位陳情人陳情超過6,000件,又多集中於夜間以電話陳情,環保署呼籲,很重視陳情人急切想解決問題的期待,為解決一再陳情案件,除了持續應用污染熱區與大數據分析技術,期能防範污染於未然外,更需要給予稽查人員時間稽查,如果屬於法規不符期待者,甚是需要修改法規,奪命連環摳除造成第一線人員精神壓力與負荷、佔用其他陳情人陳情電話空間外,也影響本身情緒,無法解決污染問題,請大家珍惜有限公共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