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環保署化學局自105年底成立後,從源頭控管具食安風險疑慮化學物質,106年、107年連續2年均完成國內3,000家次化工原料業者輔導訪查,並公告玫瑰紅B等27種具食安風險疑慮化學物質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此外跨部會合作風險溝通,建構政府、業者、民眾三方夥伴關係,共同合作維護食安。
環保署表示,過去在國內曾發生紅湯圓中的玫瑰紅B、豆干中的皂黃、二甲基黃、澱粉中的順丁烯二酸酐,以及月餅中鹹蛋黃檢出蘇丹紅等非食品添加物化學物質食安事件,為防堵該類化學物質系統性流入食品供應鏈,環保署以法規面和預防面雙管齊下源頭控管。
在法規面源頭控管方面,環保署已於106年9月26日公告玫瑰紅B等13種具食安風險疑慮化學物質為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業者依規定須申報運作紀錄,完成容器、包裝、場所標示及備妥安全資料表,以及取得核可文件,違法者可依法裁處新臺幣6萬元至50萬元的罰鍰;此外又於107年6月28日再公告蘇丹色素等14種具食安風險疑慮化學物質為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業者須開始申報運作紀錄,並自108年7月1日前完成容器、包裝、場所標示及備妥安全資料表,109年1月1日前取得核可文件,且不可擅自轉讓或買賣給未取得核可文件之業者,環保署將持續輔導業者依限完成規定辦理事項。
在預防面源頭控管方面,環保署化學局106年、107年連續2年均完成國內3,000家次以上化工原料業者訪查作業,輔導落實四要管理(分區貯存、明確標示、用途告知及流向記錄);此外更跨部會與衛生、農政單位合作辦理民俗年節假日專案聯合稽查與輔導,107年未再發生公告列管具食安風險疑慮化學物質流入食品供應鏈情形。
環保署也透過社區及跨部會合作進行風險溝通,107年辦理77場次社區認識生活中化學物質活動,將食安教育落實於民眾平常生活,並與農委會合作,輔導蛋農管理四項撇步(一問再問、使用正確、四要管理及用藥安全)及畜牧、飼料業者飼要管理(分區貯存、安全使用、注意標示、流向記錄),落實化學物質自主管理,降低食安風險。
健全食品安全是民眾的共同期望,「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修正草案已於107年12月21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108年1月16日總統公布,名稱修正為「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增列「關注化學物質」專章,環保署未來將擴大列管具食安風險疑慮化學物質,並持續預防性輔導與風險溝通。環保署強調,杜絕食安事件除了藉由政府單位管制外,也請業者與民眾一同合作,防堵非食品添加物化學物質流入食品鏈,維護國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