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國際推動資源循環趨勢,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積極推動紡織品資源循環,訂有「連鎖品牌服飾業及百貨零售業紡織品循環指引」,邀請品牌服飾業及百貨零售業加入「永續時尚聯盟」,共同推動紡織品循環永續,提升資源使用效率與減少廢棄。
紡織業為全球最主要的產業之一,根據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研究顯示,時尚業於2018年排放了約21億噸溫室氣體,約占全球總量的4%。歐盟於2022年提出「2030永續與循環紡織策略」,要求生產者導入紡織品綠色設計及肩負回收及再利用責任,促進紡織品資源循環。此外,紡織交易所(Textile Exchange)也提出2030年將紡織纖維和材料製程產生溫室氣體減少45%的目標,促使國際各大品牌陸續推動紡織循環及使用再生材料等措施。
資源循環署表示,我國在111年3月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提出12項關鍵戰略落實淨零轉型目標,其中,由該署主政推動關鍵戰略第8項「資源循環零廢棄」,將紡織品列為10項關鍵項目之一,從生產面、使用面、回收面及循環面等四大面向,分別訂定相關推動指引,串聯我國紡織業供應鏈及學校,建構紡織品纖維到纖維循環,減少紡織品廢棄物的產生與對環境面的衝擊。
依據循環署所定指引內容,品牌服飾業可以設計材質單一或使用再生料的服飾、提供衣物維修或回收服務、設置二手衣專賣區等措施,促進品牌服飾逆向回收與循環。
此外,百貨零售業可參考紡織品循環指引內容,於場所內設置舊衣回收點、提供折扣或積點辦理舊衣回收宣導活動,提供多元舊衣回收管道,除吸引消費者選購較循環的紡織品,也進一步促進紡織品的回收與循環再生。
循環署也呼籲公部門機關、學校與民間企業共同推動紡織品循環採購,可參依「機關及公民營單位服飾紡織品循環採購指引」,儘量採購材質單一比率達90%以上符合環保化設計的制服或活動衣服,亦可透過採購規範請供應商提供舊衣回收、維修或保固等方式,提升紡織品回收循環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