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機關經常宣導民眾不要使用免洗筷,如果民眾走一趟台北縣汐止市中正社區發展協會,親眼看到協會「水煮免洗筷」、「水煮牙籤」的現場表演,相信會打心底信服,立即改用環保筷。發明這一「招」的協會總幹事傅玲玉表示,她是透過「危機喚醒法」讓民眾自行判斷要過哪一種生活。
中正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環保名聞遐邇,環保署19日率團前往考察,環保署表示,98年4月到12月已經有來自全省各社區、里辦公室的5389人次到該社區參加研習,很多研習人員都因參觀「水煮牙籤」的過程受到震撼!
這件事源自中正社區研習營的「環保飲食DIY單元」。單元設計原意是利用在地的野薑花及月桃葉,包裹自行設計的「一口粽」及「一口米糕」,做為環保教育的一環,透過單元推動三個觀念:利用周邊食材、縮短運送距離、吃多少煮多少減少廚餘。
製作過程中,為縮短時間,協會改用牙籤代替綑綁「一口粽」的棉線。傅玲玉擔心牙籤的衛生條件,又因身為主辦研習單位,「小地方不注意,什麼都不對」,因此將牙籤放入鍋中煮沸,沒想到煮沸過程中竟然出現臭味,經反覆煮沸、水洗三次,再經烈日曝曬才能使用。協會經由此一經驗聯想到免洗筷,試煮後也出現同樣問題,認為可能是部分產品為漂白、防霉,曾以不當方式處理。目前協會已將此一發現編入教材,呼籲民眾使用牙籤、烤肉用竹籤應注意品質;環保署則呼籲民眾儘量以重複使用的環保筷代替免洗筷。
中正社區發展協會近年推動綠化有成,使綠美化規模擴大,綠化成果加上基隆河整治,引來鸕鶿、蒼鷺等大型候鳥棲息、覓食。元月3日,社區志工觀察到一千多隻鸕鶿翱翔天際,原本狹窄、擁擠的汐止地區,景觀、生態完全改觀。
中正社區包含禮門里和義民里,是中山高進入汐止市的門戶,狹窄的老舊市區,加上過去多年水患,使該社區推動綠化一波三折,甚至曾經「全軍覆沒」。
傅玲玉從87年至95年擔任兩屆禮門里里長,87年第一次推動綠美化,利用社區北側和基隆河之間僅有的河邊空地加以綠化,但完工後3天,巴比絲颱風侵襲,基隆河氾濫,所有心血毀於一旦。91年協會經環保署核定為環保示範社區,重新營造基隆河畔綠地,綠地重現,美輪美奐,92年更獲7縣市前往觀摩。但因汐止市歷經象神、納莉等風災,嚴重受創,政府決定全面整治基隆河,於93年興建200年洪水頻率堤防,堤線內縮5公尺,沿河闢建的綠美化成果再度泡湯,當年美景的照片如今還掛在協會辦公室。
卸任里長之後,傅玲玉擔任協會總幹事,第三度推動綠化,透過環保署和水利署補助和競賽得獎獎金,綠地不斷擴大,目前該協會綠化有成的區域包括:綠色廊道、自然生態區、社區小森林區、溪堤綠美化區、低窪沼澤區共5大區域,都在基隆河畔或茄苳溪畔,每個區廣達數百坪,區內花木扶疏,蝶舞翩翩,而且其中四區串連成一線,再和堤外的基隆河綠化高灘地結合,吸引大批候鳥青睞,成為社區居民休閒遊憩場所。
今年以來,當地鳥種大幅增加,除原有的大小白鷺、夜鷺、五色鳥之外,田野調查志工已拍攝到灰面鷲、大冠鷲、翠鳥、白尾八哥、鶺鴒等,93年就已不見蹤影的黑頸椋也重新群居在社區內。黃昏之際,登眺望亭俯瞰基隆河,「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另人難以想像置身數百萬人的大都會。
協會已購置3支45倍單眼望遠鏡,未來目標將在河岸高處設置觀鳥亭,吸引各縣市觀光人潮;協會也將在「社區小森林區」植樹,做為在附近棲息蒼鷺的「新家」,吸引它們每年由大陸北方來到汐止中正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