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10)日媒體指出,有不動產業者宣稱碳費開徵將造成綠色通膨及房價飆漲。對此,環境部自去年起已一再重申,經過該部及內政部詳細的評估及分析,碳費徵收對房價及物價水準之影響微乎其微,請部分不動產業者不要再以錯誤資訊造成社會恐慌。
環境部說明,碳費制度今(114)年上路,徵收對象為我國電力業及大型製造業,總計約260家企業(480廠),經過該部調查,其中約有8成的徵收對象都將提出符合減量指定目標的自主減量計畫,以適用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50元或100元的優惠費率。如果假設所有碳費徵收都提出適用每公噸100元優惠費率的自主減量計畫,即便以碳費對營造成本的影響完全轉嫁的情境下進行評估,碳費對房價成本的影響僅上升0.009至0.022個百分點,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影響也僅上升0.012個百分點。另外,環境部也已一再強調,碳費徵收對象並不包含營造業及不動產業,且房價主要是由土地成本、營造原料及銷售利潤等組成,碳費實際上可能會影響的只有其中的部份營造原料成本,如鋼鐵製品、金屬結構、建築組件、水泥及其製品等,對房價的影響非常小。
環境部強調,部分不動產業者不應在沒有科學證據的背景下,藉由碳費議題製造房價上漲之輿論。環境部為方便各界輕鬆瞭解正確及專業的碳定價知識,在氣候變遷署網站設有「碳費專區」,而有關碳費對於房價的影響,也已經在《環境直達車》podcast中的【施師開講囉】系列單元進行詳細的說明(收聽網址:https://reurl.cc/267Rrr),民眾如果有發現明顯惡意炒作的相關情事,請撥打減碳專線(02)2322-2050或以電子信箱netzero@moenv.gov.tw告知環境部,該部將轉交給相關單位來進行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