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於9月15日至16日在新竹市舉辦「114年度全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業務交流會」,邀集全國22縣市環保局及產官學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會議聚焦整治成果分享、政策交流與前瞻規劃,打造乾淨、安全且永續的土地與地下水資源環境。
環境部指出,土壤及地下水環境資源的保護,首重預防及場址的管理與改善,在持續與各縣市合作之下,截至今(114)年8月底止,全國累計9,274筆污染場址,整治完成率已達95%,其中農地場址的整治面積更突破99.1%,幾乎全面恢復農地使用價值,而事業型場址也在去年完成61處場址解列,針對尚未解列的場址,整治同時也陸續導入風險管理的精神,逐步從「整治完成」邁向「穩定管理」的階段。
本次會議探討內容涵蓋環境管理署未來推動規劃、污染預防、通報應變及整治實例,分享如何採取最適改善措施加速場址改善,及以生態系統管理的角度,探討如何發展兼具綠色、生態與韌性的永續土水整治策略,於整治同時增加土壤碳匯,貢獻於淨零目標。透過案例檢討與專家建議,激盪對污染場址改善策略之創新作法。
展望未來,環境部將以「加速場址整治、推動土地活化、深化預防機制、強化跨域合作」四大核心主軸,推動下一階段的工作,包括加大投入列管中場址加速推動整治與管理,逐步建立農地、工業區及高風險事業即時預警與分級管制模式,確保風險能及早被掌握。另將深化跨域合作,結合產業技術、政府政策、學術研究,搭配土污基金及技術資源,朝向更全面的永續環境治理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