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環境部新聞專區

救災更安全、偵測更即時—環境部首度導入偵檢機器犬

:::
毒化災應變
114-09-25 [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

環境部於今(25)日召開記者會,宣布首度導入「偵檢機器犬」投入毒化災災害防救行動,展現政府推動科技防救災、守護社會安全的施政成效。透過設備無人化與智慧化,讓救災更安全、偵測更即時,提升整體應變能量。

環境部指出,我國毒化災應變體系包含「自助、互助、公助」三層防線。「自助」是預防與降低毒化災最有效的方法,「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要求業者在事故發生時須指派專業應變人員或委託專業應變機構處置,並完成指定訓練。化學署已建立專業應變人員訓練制度,迄今已培訓超過17千人,達法定要求的3.1倍。互助」方面,環境部已督導籌組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聯防組織共161組,約4,300家業者加入;目前已有工研院緊急應變諮詢中心及中華民國化學應變協會通過專業諮詢及應變機構認證,可提供災情評估、環境偵檢、防護與應變服務,協助業界提升應變能量。

另,「公助」則是政府最後防線,環境部已成立環境事故專業技術小組102中心共194人,具備 24小時事故監控、30分鐘內提供應變諮詢1小時內抵達現場支援能力,逐步建構完整的國家毒化災應變體系。此次導入的「偵檢機器犬」具備跨越障礙與斜坡能力,可搭載熱影像與氣體偵測儀器,取代應變人員進入高風險區域執行偵檢任務,並即時回傳影像與數據,降低人員暴露風險。並結合無人機、地面無人載具,展現智慧科技導入後的整合應變優勢,充分體現科技防救災的重要性。

環境部強調,毒化災防救核心在於事故初期有效控制,未來將持續推動業界自助、聯防互助與政府公助三大支柱,並積極引進智慧科技,打造更具韌性的毒化災防救體系。同時呼籲業者必須落實自主防災管理,唯有平時做好預防整備與應變準備,才能真正降低災害衝擊。政府將持續結合業界與地方力量,齊心守護社會安全,並以打造臺灣成為東亞毒災應變技術及訓練重鎮為目標。

回到上一頁

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