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環境部新聞專區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成立

:::
環境教育 人才培育
114-03-28 [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

在全球積極推動2050年淨零排放政策的趨勢下,具備碳盤查、碳足跡、碳減量與碳管理專業知識的「綠領人才」,已成為產業界爭相延攬的對象。為加速培育這類專業人才,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以下簡稱國環院)結合全國28所大專院校,共同成立「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推出為期48小時的「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課程費用為12,000元,且30歲以下在學生與低收入戶者可獲得學費優惠,期望在政策與教育資源的雙軌推動下,快速填補綠領人才缺口。

  • 綠領人才需求激增 未來5年成長空間達13

根據環境部發布的《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2024年全臺有近3,600家企業釋出綠領職缺,平均每月需求高達2.2萬人,8年內成長3.29倍,人才缺口直追AI產業的2.9萬人,顯示綠領人才需求的急遽成長。

環境部部長彭啓明指出,2025年起,所有上市櫃公司將全面編製永續報告書,揭露企業在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方面的績效與規劃;2026年起,環境部也將針對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CO2e以上的電力、燃氣供應及製造業,正式開徵碳費。

「目前僅7%的企業開出綠領相關職缺,未來隨著法規趨嚴與國際減碳壓力升高,預估未來5年內綠領職缺將有1至3倍的成長空間,市場對於具備碳管理與減排知識的人才需求將持續攀升。」彭啓明說。

  • 4大區域培育中心 28校合作打造人才基地

「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於北、中、南、東四區設立區域培育中心,攜手全國28所大專院校,涵蓋全臺主要縣市,讓參與者能夠就近上課,降低學習門檻,擴大參與基礎。

🔹 北區培育中心:臺灣師範大學、中央大學、清華大學等3校

🔹 中區培育中心:雲林科技大學、中興大學、臺中教育大學、東海大學、逢甲大學、大葉大學、暨南大學、聯合大學等8校

🔹 南區培育中心:成功大學、中正大學、嘉義大學、崑山科技大學、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高雄大學、中山大學、正修科技大學、文藻外語大學等9校

🔹 東區培育中心:慈濟大學、宜蘭大學、佛光大學、東華大學、臺東大學、澎湖科技大學、金門大學、臺灣海洋大學連江校區等8校

「聯盟的成立,讓參與者不僅能在熟悉的學校就近學習,還能與不同區域的專家與學員互動,促進知識交流與資源整合,進一步提升學習成效。」彭啓明表示。

  • 課程適合非理工背景者

環境部指出,課程設計兼顧理論與實務,內容涵蓋:

✅ 氣候變遷及溫室氣體管理

✅ 溫室氣體盤查作業

✅ 溫室氣體自願減量與減量額度

✅ 產品碳足跡

課程總時數為48小時,各區域培育中心預計自4月下旬起陸續開課,安排專業講師授課,協助學員建立完整的專業基礎。

國環院院長劉宗勇特別指出:「許多人誤以為淨零排放課程僅適合理工背景者,其實這次環境部推出的培育課程,非常適合非理工科系者參加,尤其是對氣候政策、環保法規、企業永續發展有興趣的學員。」

  • 綠領人力蛻變為綠領人才 提升市場競爭力

環境部強調,「氣候變遷專業人員培育課程」不僅提升綠色產業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還能讓「綠領人力」進一步蛻變為「綠領人才」。
綠領人力:指綠色產業從業人員,主要參與綠色生產、環境保護及永續發展相關工作。

綠領人才:指接受專業課程與技術訓練,及(或)通過相關考試者,具備更高的專業素養與市場競爭力,能在綠色產業中發揮引導與創新作用。

「隨著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僅具備基本技能已不足以應對市場需求,透過完整的培訓與實踐經驗累積,才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彭啓明表示。

  • 學費優惠 鼓勵青年與弱勢參與

為鼓勵更多青年與弱勢族群參與,課程提供以下學費優惠方案:

🔸 30歲以下大學、碩博在學生:享有半額補助(6,000元)。

🔸低收入戶:享有全額補助(12,000元)。

此外,學員只要完成訓練並1次測驗就合格者,即可獲得環境部頒發的官方認證證書,並享有相關學費優惠。

  • 報名資訊

有興趣參加課程的民眾,可自4月1日上午9時起至國環院「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報名網頁(https://ulvis.net/iTs8)查詢詳細報名資訊。機會難得,歡迎踴躍報名,成為引領未來綠色經濟的中堅力量!

國環院提醒,全臺參與「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的28所大專院校將自4月下旬起陸續開班,如遇班期報名額滿的情形,可等下一場開班,或報名參加鄰近加盟學校的班期。

  • 跨部會合作培育綠領人才

為了因應2050年淨零排放的國家政策,各部會正積極推動綠領人才的培育,展現對環境永續發展的重視。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減碳需求日益增加,培養具備專業綠色技能的人才已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課題。目前,勞動部、衛生福利部及原住民族委員會已與環境部展開合作,積極洽談開設「淨零綠領人才專班」。透過這些專班,將針對各領域所需的綠色技術與知識進行專業培訓,期望培養出能在各行各業推動減碳與綠色轉型的優秀人才,進一步為國家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貢獻力量。

回到上一頁

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