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為落實食安五環第一環-源頭管控,環保署化學局自105年12月成立後,即與衛福部及農委會合作,對食安疑慮化學物質流向著手,從源頭控管食安疑慮化學物質流向,保障食品安全。
環保署指出,為加強食安疑慮化學物質運作業者管理責任,避免食安疑慮化學物質系統性流入食品鏈,105年起即積極評估經濟部103年跨部會選定之57種食安疑慮化學物質加強管理。例如於106年公告曾添加於湯圓的玫瑰紅B、曾添加於潤餅皮的吊白塊、曾添加於豆干的皂黃、二甲基黃等13種化學物質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107年再公告曾出現在鹹蛋黃中的蘇丹色素等7種(14項)化學物質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者須向地方主管機關取得核可後依核可文件內容運作,並依規定製作紀錄定期申報、完成標示、備具安全資料表,且不得以郵購、電子購物或其他無法辨識交易當事人身分之交易平台方式販賣或轉讓。
此外,為杜絕工業用化學物質流用於食品製造或加工之問題,環保署106年至111年持續每年均完成國內逾3,000家次化工原料業者輔導訪查,輔導落實業者自主管理,與業者建立夥伴關係共同防堵食安疑慮化學物質流入食品鏈,更跨部會合作辦理民俗節慶專案聯合稽查輔導,除108年由衛生單位檢出2件攤商個案性誤用公告前留存之吊白塊及玫瑰紅B,皆無由環保署列管運作業者流出情事。
在跨部會合作部分,環保署與農委會及衛福部由三部會署副首長共同主持,每季定期召開「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協調會報」,即時討論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資訊,並持續監測高風險區域,如發現食品生產環節中有污染風險,將立即通報啟動應變機制,共同進行監測、溯源採樣或緊急應變,農場到餐桌各環節緊密相扣,確保食品安全與國民健康。
環保署表示,藉由法規面的公告列管食安疑慮化學物質、預防面的強化食品鏈源頭化工原料業者自主管理,近年已未再發生食安疑慮化學物質系統性流入食品鏈之食安事件,環保署也將持續把關食品鏈源頭的化學物質與種植環境,跨部會共同守護,從農場到餐桌層層為把關,避免食品遭受污染,以維護國民健康,喜迎玉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