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某平面媒體報導中鋼爐石-填海造陸,環保團體高雄市綠色協會人員表示,這是「美麗的錯誤」一事,環保署特別針對報導內容及目前推動安定化、無害化廢棄物填海造島之政策提出說明。
我國雖積極推動資源回收再利用,且其成效極為顯著,每人每日垃圾清運量從96年的0.583公斤降至今年8月的0.446公斤,資源回收再利用率從96年42.92%增加至日前至目前的60.16%,工業廢棄物方面,在經濟主管部門的推動下,其再利用率亦達8成,惟檢討起來,每年尚有380至700萬立方無法回收的不適燃廢棄物及營建剩餘物等,亟須有其合適的最終填埋去處,惟陸上掩埋場或因用地限制,或因民眾反對,闢建極為困難,填海造島將是終極再利用的唯一手段,藉由填海造島政策的推動,創造新生國土,增加海岸線。只要能事先做好審慎評估,建設中做好環境保護措施,填埋過程做好管理,我們相信它不會是一個美麗的錯誤,而是一個解決目前廢棄物無處可去的正確方向。
平面媒體報導提及高雄南星計畫南端工地填築中鋼公司轉爐石,可能導致海水污染,報導中已引述高雄市環保局人員的說明,表示水質沒有問題。雖然如此,本署將即進一步了解中鋼公司及高雄市環保局的管理作為,督促渠等做好控管,不得污染環境。本署支持並推動安定化、無害化廢棄資源物之填海造島(陸),且以極嚴謹的態度在做相關的事前評估規劃,並分別於今年7月間及9月間,偕同港務單位及中鋼公司,前往考察在國際上極為成功的廢棄物填海造島成功例子-日本大阪灣鳳凰計畫及新加坡實馬高填海造島計畫。(請參考如附現場照片)。
日本極為成功的大阪灣鳳凰計畫,1989年開始推動,目前已完成4座海面掩埋場,新加坡則自1995年開始啟用實馬高海上掩埋場,該等海上掩埋場均在嚴謹的管理下,收受包括焚化灰渣、建築廢棄物、爐碴、下水道污泥等廢棄物。海上填埋場均在建設之初,即考量到地理海象、水深、底層性質等條件,並規劃完善的各項污染防制措施,並視管理操作情形,設有污水處理設施;在營運階段,嚴謹規範廢棄物進場管制標準,海上掩埋作業採用先進浮暫橋或輸送機,最重要的是填埋終了後的土地再利用規劃,配合當地的發展作為遊憩區(例如新加坡)或相關港灣發展之再利用(例如日本)。
本署已審慎辦理先期評估、區位篩選、政策環評,並已研擬合適之進場規範,規劃各項環境保護措施及生態工法,期計畫之推動能確保海洋環境品質。本署再次重申,有關中鋼公司及高雄市環保局在南星計畫中的爐石填海造地作業,將督促渠等做好相關的環境保護措施及管理,如果沒有做好管理,將主動積極介入,要求改善。現階段填海造島(陸)計畫一定要努力推動,否則將立即面對無法解決每年數百萬噸的廢棄資源物陸上無處可去的困境。本署除將審慎規劃外,也將積極努力的向社會各界溝通說明,爭取各界的了解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