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對接國際環保公約蒙特婁議定書「吉佳利修正案」將高溫暖化潛勢物質「氫氟碳化物(HFCs)」納...
臺灣碳權交易所與歐洲能源交易所(EEX)於2025年6月27日在德國萊比錫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環境部彭...
臺灣環境部彭啓明部長這次率團赴德國取經,接受中央社駐德記者專訪時,特別強調臺德於2018年簽...
我國碳費制度已於114年正式實施,預估徵收對象涵蓋約252家企業(共464家工廠),企業於115年5月須...
環境部於6月24日至26日於德國柏林舉行「環境部綠色成長聯盟德國碳定價研習會」,由彭啓明部長...
鑑於近年氣溫持續上升,且國際間已提出全球冷卻行動承諾倡議,環境部運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
為展現台灣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決心與行動力,環境部長彭啓明於6月18日應邀出席「2025日本能源高...
有關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於6月11日公布《企業永續揭露準備度調查》之調查結果,環境部...
針對日前談話節目中,李鴻源教授宣稱引用2008年臺大能源中心資料,預估臺灣至2030年將面臨8,000億...
有關媒體報導在地生產的企業面臨碳費開徵及進口商品低價傾銷衝擊,我國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
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必須減緩與調適並重,讓民眾深度體驗氣候變遷調適更顯重要。位於雲林縣...
為因應全球暖化下異常高溫,環境部於6月3日邀集政府機關、響應企業與民間團體等共同組成「抗...
環境部依氣候法第13條規定,參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規定,跨部會彙編「國家溫室氣體排放...
環境部與國發會本(23)日共同主辦、金管會協辦「臺灣綠色成長啟動暨亞洲綠色成長論壇」,總統親...
碳費制度於今(114)年上路,為了協助碳費徵收對象應對美國關稅政策對綠色轉型造成之不確定性影...